葡萄白腐病俗称水烂或穗烂,是由白腐垫壳孢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葡萄上的病害。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新梢、叶片等部位。白腐病是葡萄生长时期引起果实腐烂的最主要病害,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是其多发期。发病后病果逐渐干缩,果粒或果穗易脱落,葡萄减产严重,病害大流行年份可能造成绝收。
一、葡萄白腐病的病原
病菌无性态为白腐垫壳孢,属半知菌亚门垫壳孢属。病部长出的灰白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壁较厚,灰褐色至暗褐色。分生孢子器底部壳壁凸起呈丘形,其上着生不分枝、无分隔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单胞、卵圆形至梨形一端稍尖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初无色,随成熟度的增长而逐渐变为淡褐色,内含1~2个油球。 有性阶段为白腐亚壳,属于子囊菌亚门卡尼囊壳。
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3℃~40℃,最适温度为28℃~30℃。孢子萌发要求95%以上的相对湿度,92%以下时不能萌发。
二、葡萄白腐病为害特点
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新梢、叶片等部位。
1、枝干:在新梢摘心处及采后的穗柄着生处,特别是从土壤中萌发出的萌蘖枝最易发病。初发病时,病斑呈污绿色或淡褐色,水渍状,用手触摸时有黏滑感,表面易破损。随着枝蔓的生长,病斑也向上下两端扩展,变褐、凹陷,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随后表皮变褐、翘起、病部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常纵裂成乱麻状。当病蔓环绕枝蔓一周时,中部缢缩,有时在病斑的上端病叶交界处由于养分输送受阻往往变粗或呈瘤状,秋天上面的叶片提前变红或变黄,影响植株生长。
2、叶片:多在叶缘或破损处发生,初呈污绿色至黄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逐渐向叶片中部蔓延,并形成深浅不同的同心轮纹,干枯后病斑极易破碎。天气潮湿时形成的分生孢子器,多分布在叶脉的两侧。
3、果实: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其穗轴和小果梗最易感病。初发病,产生水渍状、淡褐色、不规则的病斑,呈腐烂状,发病1周后,果面密生一层灰白色的小粒点,病部渐渐失水干缩并向果粒蔓延,果蒂部分先变为淡褐色,后逐渐扩大呈软腐状,以后全粒变褐腐烂,但果粒形状不变,穗轴及果梗常干枯缢缩,严重时引起全穗腐烂;挂在树上的病果逐渐皱缩、干枯成为有明显棱角的僵果。果实在上浆前发病,病果糖分很低,易失水干枯,深褐色的僵果往往挂在树上长久不落,易与房枯病相混淆;上浆后感病,病果不易干枯,受振动时,果粒甚至全穗极易脱落。
三、葡萄白腐病发病规律
1、越冬
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和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表面和土壤中(20厘米内)越冬,也可随僵果在树上越冬。
病残体腐解后,病菌在土壤中仍然能够存活,自然条件下存活2年以上,干燥条件下,分生孢子器经过15年仍可产孢。
2、传播
靠风雨传播,借雨水飞溅传播,因此近地面果实先发病。
3、侵染
病菌只能通过伤口侵入果粒,不能侵入无伤口的果粒,但可直接侵入穗轴和果梗,果粒发病多因果梗或穗轴受害后蔓延所致,病菌通过伤口侵入新梢,通过水孔侵入叶片,暴风雨或冰雹后易造成大发生。
一年中可多次侵染
4、发病条件
(1)气候: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雨季早,7~8月份雨量多,特别是暴风雨次数多,常导致病害大发生。
(2)品种与发病:病害发生与品种具有相关性。
(3)栽培技术与发病:与果穗高度相关,果穗低易发病;与土壤性质相关土壤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病害发生较重;与葡萄组织成熟度相关,老叶、枯蔓、近成熟果实易发病;与葡萄架式相关,立架比棚架重,双立架比单立架重,东西架向比南北架向重。
四、葡萄白腐病防治方法
1、果园卫生
(1)生长季节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病蔓,带出田外做无害化处理,可减少再侵染,减轻病害发生。
(2)落叶后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架上病果、病叶等,将病残体带出田外或者深埋。
2、加强栽培管理
(1)提高结果部位40厘米以上。
(2)改善架向、架式、以利于通风透光。
(3)搞好排灌,雨后及时排水。
(4)避雨栽培,避免水滴反溅。
(5)地面铺膜或覆草,推迟发病。
(6)结合修剪疏花疏果,合理调节植株的负载,提高葡萄的抗病性。
3、药剂防治
(1)春季萌芽前,秋季落叶后,采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清园,春季开花前后喷施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2000~3000倍液,或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重点喷施中下部果穗、果梗、穗轴,一直喷施至封穗前。
(2)地面用药:重病果园在病害始发期前地面喷药灭菌,一般5~6月病菌开始活动时喷药,杀灭土壤中的病菌。
(3)植株用药:封穗后或7月中旬发病前,可选用30%苯醚甲·丙环唑乳油4000倍液,或40%
氟硅唑乳油6000倍液,或25%环唑乳油5000倍液,或50%锰锌·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或病害始发期开始喷药,遇暴风雨或冰雹后及时用药,防止病害暴发流行,可选或50%退菌特600~800倍液,或50%苯菌灵1500~1600倍液,或50%混杀硫400~500倍液,50%
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75%
百菌清600~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10%世高1500倍液,或40%
戊唑醇2000倍液,或12.5%
烯唑醇1500~2000倍液,或25%腈菌唑3500~4000倍液,或78%科博500~600倍液(铜制剂对白腐烂病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