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6-21 06:05 作者:李先生
苹果蠹蛾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主要危害苹果、梨、沙果和山荆子等植物。在辽宁和山东的苹果树上,苹果蠹蛾一年发生2代,而在梨树上多为1代。老熟幼虫会在树皮裂缝、撑树杆、吊树枝草绳、果筐等隙缝内结茧越冬,特别是在晚熟品种的苹果树上越冬数量最多。
翌年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出现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卵。成虫有明显的趋光和趋化性,白天潜伏,傍晚活动,夜间交尾,卵多产于果实的胴部。14℃低温及34℃高温对卵致死,在50%湿度下,卵不能孵化。产卵最适温度为25~29℃,相对湿度为95%。初孵幼虫在果面略爬行即蛀入果内食果肉,被害处成黑色干疤,一般不深入果心。
7~8月间幼虫老熟脱果,在树皮裂缝等处结茧化蛹,第1代成虫于8月上中旬至9月初出现,再产卵繁殖为害。第2代幼虫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脱果进入越冬。幼虫通常钻入枝梢内啃食木质部分,受影响果树轻者生长不良、树势衰弱黄化,重者甚至整棵树死亡。幼虫为害果实多从萼、梗洼处蛀入,早期被害的果实蛀孔外会有虫粪排出,晚期被害的果实多无虫粪。幼虫蛀入果实后会直达果心,高湿情况下蛀孔周围常常会变黑腐烂并逐渐扩大,俗称"黑膏药"。
防治苹果蠹蛾的方法包括使用糖醋罐诱杀成虫,早春刮树皮清除越冬场所的幼虫,以及在各代成虫和卵的盛期喷洒敌百虫或杀螟松等化学药剂。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