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6-21 04:41 作者:李先生
科学合理浇灌春季第一水,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浇水时机。在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作为麦苗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因素,对麦苗个体及群体变化影响显著。因此,不可因干旱而对所有麦田一概采取早浇策略,需依据天气、土壤情况及麦苗实际状况灵活调整。
对于大部分墒情适宜、苗情良好的麦田,建议将首次灌溉推迟至拔节中后期进行。同时,在返青至起身阶段,应采取镇压提墒、划锄保墒等措施,促进根系向下延伸,减少水分蒸发。
针对局部未浇越冬水导致墒情不足、播种期晚造成群体不足或整地质量差致使苗情较弱的麦田,则应在起身期及拔节后期分别进行两次灌溉,并配合追肥措施,以促使弱苗转壮。灌溉后应及时进行划锄,保持土壤水分。
此外,需持续监测土壤墒情变化,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应立即进行灌溉,确保麦苗正常生长发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