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6-20 02:13 作者:李先生
一般多在生长后期发病,对产量影响不大,但若条件适宜可使叶片过早干枯,薯块产量严重下降,甚至个别地块全田无收。较高温度和湿度有利于发病。通常温度在15℃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开始发病,25℃只需要短期的阴雨或重露,病害就会迅速蔓延。因此,7~8月份雨季温湿度合适易发生病害,若这期间雨水过多、雾多或露水重、暴风雨次数多则发病重。温度不适,且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病。气候潮湿,养分不足,温度适宜等。病原在病残体、病薯、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从气孔、伤口或直接侵入。在高温多湿、阴雨多雾、植株衰弱时,特别是时睛时雨季节,早疫病发生和流行最迅速。遇有小到中雨、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的情况,该病易发生并流行。过早或过晚培土、氮、磷肥施用过多时易发病;施用钾肥可增强植株抗病性。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28℃,当叶上有结露或水滴,温度适宜,分生孢子经35~45分钟即萌发,从叶面气孔或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2—3天。瘠薄地块及肥力不足田发病重。早疫病一般会发生在气候潮湿、环境不良或者养分不足时,当叶上有结露或水滴,温度适宜,病菌经半个小时左右即萌发,从叶面气孔或穿透表皮侵人,潜伏期时间短。尤其是土壤贫瘠、肥力不足的地块,发病尤为严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