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5 20:38 作者:李先生
为了减少机械采收棉花的含杂量,提高机采棉的纤维品质和采净率,机械采收前必须对棉株进行化学脱叶。脱叶剂催熟效果越好,采净率越高;脱叶催熟效果差会造成棉花叶片对棉花的污染而影响棉花品级。
一、脱叶催熟
(一)喷施脱叶剂的时间
1、停水时间指标。经近几年的脱叶剂试验研究,施药前10天以上的停水是保证较好落叶效果的关键。
2、棉花吐絮率30%左右,当地平均气温稳定在16℃以上,更低温度12℃以上,施药后3~7天,无大幅度降温和降雨过程。土壤含水率≤20%且空气相对湿度≤65%。
3、脱叶时间。根据采收期时间确定及历年9月份温度变化确定更佳时间为9月15日~9月20日。根据今年的长期天气预报,建议9月10日前后开始施药。
4、脱叶剂和催熟剂使用量原则
(1)脱吐隆建议使用量13-15毫升/亩,乙烯利使用量70~100毫升/亩。
(2)瑞脱龙建议使用量15-20毫升/亩,乙烯利使用量70~100毫升/亩。
(3)正常棉田适量偏少,过旺棉田适量偏多;早熟品种适量偏少,晚熟品种适量偏多;喷期早的适量偏少,喷期晚的适量偏多;密度小的适量偏少,密度大的适量偏多。
5、错过更佳施药时间时,及时选择温度平稳且平均温度不低于12℃的天气段进行施药,并适当增加脱叶剂的用量,但剂量不宜过高,以免带来枯而不落的风险。
6、建议一次施药,根据脱叶效果及二次施药。正常棉田采取一次施药脱叶的方式,偏旺、偏晚等棉田采取二次施药脱叶。头次施药时务必加乙烯利,两次施药间隔期为7天。
(二)配药的方法
脱叶剂使用要严格按照二次稀释法配药顺序来配药,配药后及时喷药。
1、配制母液
在配药之前必须将脱叶剂、乙烯利和助剂各自配成母液,配制方法如下:
准备三个不小于15升或同样大小的水桶,桶内各加等量半桶清水,在一个小桶中加入脱叶剂(脱吐隆或瑞脱龙),第二个小桶中加入乙烯利,第三个小桶中加入助剂。做到边加药边搅拌,加药结束后,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回水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2、成药配制
在喷雾机药箱里先加入一半清水,喷雾机具备四级过滤功能。加入母液顺序:先加脱叶剂母液,然后加助剂母液,然后乙烯利母液。加母液同时启动药箱内搅拌泵,然后药箱进行二次加水和搅拌。严禁加水过满,药箱顶部必须加盖封闭。不能将已混好的药剂隔夜放置后使用。
(三)具体的使用方法
1、机械喷雾(行走式药罐):由于脱叶剂以触杀型落叶为主,所以均匀周到的喷雾至关重要,要求脱吐隆亩用水量35-45L/亩,脱吐隆13-15ml,乙烯利70-100g;瑞脱龙亩用水量30-40L/亩,瑞脱龙15-20ml,乙烯利70-100g。
2、喷施时间:选择清晨露水下去或傍晚湿度较高时喷雾,在苛刻的温度条件下,混用脱叶助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脱叶效果。
(四)注意事项
1、施药前必须全面清理田间杂草,尤其是龙葵等恶性杂草,以免机采时污染棉花,影响棉花等级。
2、作业时,标记机车行走路线,进行人工分行,做到不重不漏。分行时只需将棉株交叉的枝条分开,显示机车行驶的路线即可,严禁将棉株压倒、踩断,确保棉花损伤率在1%以下。
3、根据棉花品种、播种时间、成熟度等因素,确定脱叶剂喷施地块的先后顺序。
4、脱叶剂的使用应在清晨或者傍晚,这个时候一般少风且湿度较高。若施药8小时内遇雨造成叶片附着药被冲刷掉的应及时补喷。
5、药液要分别喷到棉株的上、中、下部,叶片受药量大且较为均匀,喷后叶片受药率不小于95%。
二、机械采收
1.合理配制棉花种植行距,便于机械进行作业及丰产。依据目前几种主要机型的要求,棉花种植行距必须是(66+10)cm的配制方式,株高一般控制在65—85cm,首果枝节位距地面15cm以上为宜。
2.适时采收。脱叶率达到90%以上,吐絮率达到95%以上,即可进行机械采收。
3.合理制定行走路线,以减少撞落损失。采净率达93%以上,总损失率不超过4%,其中:挂枝损失0.8%;遗留棉1.5%;撞落棉1.7%;含杂率≤12%,籽棉回潮率≤12%,采棉机采摘作业时间为11:00—21:00,或手感无潮湿时采摘。
4.脱叶催熟剂必须在采收前18—25天进行,且气温一般稳定在18—20℃期间的前期进行较为适宜。
5.机械采收前,人工采摘棉田地头15m范围内的棉花,准备干净、整洁的打模和存放模块的场地。机械采收完毕后,要进行人工清田,以便减少损失浪费。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