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业生产实践中防治地下害虫危害影响的措施方法还是很多的,主要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除化学
农药防治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都是目前农业生产实践中防控地下害虫危害影响重要的绿色手段之一,可以说这些措施方法大多是不直接使用化学农药药剂,而是通过改变农业生态环境条件来抑制害虫的生存繁殖和危害影响,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具体绿色防控措施方法主要有:
1、土壤深耕细作。土壤深耕细作是通过定期精细耕作,可以破坏害虫的栖息环境,将地下害虫暴露于土壤表面,利用阳光、气温等自然因素消灭害虫,减少其种群数量;同时深耕细作还能促进土壤熟化和养分释放,有利于作物健壮生长,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2、种植抗虫作物。种植抗虫作物就是选择具备高度抗虫性的品种进行种植,旨在通过作物的自然抗性来对抗害虫,从而有效减少害虫对作物的侵害;同时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有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合理施肥。合理施肥主要指施用经过高温堆沤、充分腐熟的
农家肥,有效降低地下害虫如蛴螬、金针虫等种群数量,减轻地下害虫的发生繁殖和危害影响。
4、灌溉管理。灌溉管理主要是控制灌溉的水量和频率,以避免土壤过湿,从而降低害虫滋生的环境条件,尤其对某些耐水性差的害虫,如地老虎等,减少害虫的生存空间,使害虫窒息死亡或被迫迁移,最大程度地减轻地下害虫的发生危害。
5、合理倒茬和间作套种。合理到茬和间作套种是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通过轮作和间作,不仅可以恢复土壤肥力,还能抑制地下害虫的发生,减少地下害虫的危害。
6、清洁田园。清洁田园是在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铲除田间与地头沟渠杂草,以减少害虫产卵和隐蔽的场所;另外在作物出苗前地下害虫的幼虫盛发期,及时铲净田间地头杂草,将杂草深埋或运出田外沤肥,减少幼虫早期食料,消除产卵寄主,避免地下害虫发生危害。
7、利用天敌或微生物。利用天敌或微生物来控制地下害虫的数量,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线虫和真菌等,可有效降低地下害虫的种群密度。
8、设置诱虫灯。设置诱虫灯是利用地下害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它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通过诱虫灯将害虫集中诱杀,可以减少对作物的直接危害。
9、人工捕捉。利用地下害虫如金龟子的假死进行人工扑打,以减少地下害虫的发生,保护作物不受危害;另外对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蝼蛄等点片发生时也可进行人工捕捉,减轻其危害影响。
总的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防治地下害虫的危害影响,注意单纯依赖某一种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是要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合理选择应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防治体系,对维护农业生态平衡、推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