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5 09:25 作者:李先生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在我国栽培十分普遍,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玉米出现早衰,就是一种对玉米产量形成严重威胁的病害之一,玉米为什么会出现早衰这种现象呢?
造成早衰的原因
1、土壤条件
土层不够深厚,土壤壤通透性不良,土壤中水、肥、气、热各因素相互不协调,不利于根系的生长。施用农家肥数量少使土壤有机质缺乏,土壤渗水保水性能不好,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碳氮比失调,降低生物因氮能力,从而造成玉米生育后期营养不足引起早衰。
2、栽培条件
玉米根层密度数量大,垂直深度达1米以上,水平分布也达1米左右,在土壤形成一个强大而密集的根系群,玉米根数的多少、分布状况,活性大小与玉米种植密度与土层深厚有密切关系,玉米种植密度或种植形式不合理,使单株营养面积相对减小,多年连作使土壤中积累大量的镰刀菌、腐霉菌和全蚀病菌,影响玉米生长,播种过早都会引起早衰。
3、气候和病害因素
不良气候条件会引起病害加重早衰。7月份中旬至8月上旬持续高温干旱,光合产物不足,造成茎叶可溶性物质向生长中心籽粒输送,使茎叶营养缺乏而早衰,8月中旬以后的大量降水会促进病原菌的萌发侵染,加重早衰。
玉米早衰的预防方法:
1、选择优良品种,玉米抗逆性强的品种也不少,应注意选用,不应当只盯住玉米的高产,这一项,应充分考虑玉米品种的抗逆能力,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2、深耕,在山东,河南一带,一般玉米都作为夏玉米种植,每年可种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在秋季一般是集中施肥的时间,进行犁翻地,较好增加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减轻玉米出现早衰,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条件之一。一般深耕土地30公分,土层深厚,蓄水量也多,抗旱能力有所增强。
3、合理密植,注意排涝,高产松散株型玉米一般每亩的种植3000~3500左右,高不超过4000株每亩。按照每个玉米品种的说明进行播种,定苗等。每年的夏季,总会有大雨到来,在田间增长的玉米,经过大雨浸泡之后,如若时间过长,根系会因缺氧受到损伤,造成早衰的发生,干旱浇水,大雨过后应注意进行排涝。
以上就是玉米为什么会出现早衰这种现象,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