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5 23:46 作者:李先生
彩椒进入转色期,不少菜农反映皴皮果发生普遍,难以卖出高价,想咨询具体原因,预防后期再发生类似问题。彩椒皴皮果,常见症状是在果肩部形成明显条状细纹,导致果面不光滑,商品性下降。那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彩椒上皴呢?
1.放风不当。随着天气转暖,棚内白天温度达30℃以上,而早晚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使夜间棚内湿度较大,果实及叶片表面形成露水。早晨放风时若不注意循序渐进,外界冷气吹进棚内,直扑果面,露水短时间内蒸发,使果面温、湿度变化剧烈,易形成微小裂口。由于昼夜温差拉大,植株净光合效率提高,果实净积累的有机物增加,膨大速度加快,微小裂口被逐渐撑破,就形成了皴皮果。
2.人为操作不当。有时菜农在操作行内行走,导致叶片与果面之间相互摩擦,摩擦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各种皴纹。随着果实膨大转色,皴纹越来越明显,就会变成皴皮果。
3.缺硼钙元素。若植株前期营养生长过旺,进入膨果期后,果实膨大缓慢,甚至果实内养分倒流,就会发生缺硼、缺钙现象。而植株缺硼、钙后易在果实表面形成细小裂纹,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皴皮果。
因此,预防彩椒皴皮果可从以上三点入手。
首先,合理放风。建议早晨八点左右开始放风,待棚温回升时,先扒开5厘米左右的缝隙,通风换气,保持15分钟—20分钟后关闭,待棚温升至30℃时,再逐渐扒开风口,调控棚温。
其次,进行喷药、打杈等农事操作时,避免行走过快造成果面擦伤,或吊枝时尽量使果实处于植株内膛。
最后,定期补充含硼、钙的叶面肥,提高果实韧度,减少皴皮果发生。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