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
樱桃果面上出现小孔,里面有小白虫子,是果蝇危害,果蝇属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的昆虫,果蝇广泛地存在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由于其主食为酵母菌,且腐烂的水果易滋生酵母菌,因此在人类的栖息地内如果园,菜市场等地区内皆可见到。目前至少有1000个以上的果蝇物种被发现,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危害樱桃果蝇为黑腹果蝇,营腐生生活,喜食F·B果实,可为害甜樱桃、桃、梨、
葡萄、
苹果、杏等多种果实。
一、樱桃果蝇形态特征
果蝇成虫体型较小,体长4~5毫米,黄褐色,雌虫体型稍大,腹部背面有5条黑条纹,腹部末端稍尖,无黑斑;雄虫稍小,腹部末端圆钝,腹部背面3条黑纹,前2条细,后1条粗,腹部末端有黑斑。头部和体表有稀疏的黑色刚毛。复眼较大,且有红色和白色两个变种。幼虫乳白色蛆状。卵椭圆形白色。蛹梭形浅黄色至褐色。
二、樱桃果蝇发生规律
黑腹果蝇生活史短且具有高繁殖和自然扩散能力,年发生10余代,以蛹在土壤内1~3 厘米处、烂果上或果壳内越冬, 翌年气温在15℃左右、地温在5℃左右时偶尔见成虫活动,气温稳定在20 ℃左右、地温在15℃ 左右时成虫量增大;气温21~25℃,相对湿度75~80%第1代历期4~9天,其中成虫期1.5~2.5天,卵期1~2天,幼虫期0.6~0.7天,蛹期1.1~1.2天,成虫有一定的飞行能力。雌成虫用锯齿状的产卵器刺穿接近成熟果实的果皮下产卵, 卵孵化后,以幼虫在果实内部取食果浆进行为害,被害果在取食点周围迅速腐烂,并引发真菌、细菌或其他害虫的二次侵染危害,加速果实的腐烂。
三、樱桃果蝇为害特点
樱桃近成熟时进行为害,受害果初期果面不光滑,有针尖大凹陷褪色小点;为害中期时表皮水渍状,稍用力捏,便有汁液冒出,掰开内有白色小蛆;为害后期时果面凹陷腐烂,果面可见明显的脱果孔。
四、樱桃果蝇防治措施
1、清园。及时采摘成熟果实,清除园中落果、过熟果、腐烂果及腐烂杂草杂物,做无害化处理,同时选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2500~3000倍液,或4.5%高效
氯氰菊酯乳油或水乳剂1500~2000倍液,10%的
敌百虫乳油500倍液,或5%吡丙醚水乳剂200倍稀地面喷施,有效减少种群数量。
2、家中尽量不要买过多的水果和蔬菜,避免长时间放置而变质。购买水果和蔬菜时要检查是否有虫卵或幼虫。食用前要彻底清洗干净,切开后要及时食用或冷藏。尽量不要在垃圾桶里放置易腐的食物残渣,如水果皮、菜叶等。勤倒垃圾,保持垃圾桶的清洁。
3、成虫诱捕。用糖醋液诱捕,每亩樱桃园悬挂5~10个诱捕器,糖醋液配制比例糖∶醋∶酒∶水为1∶1∶4∶15,混匀后加入适量敌百虫乳油,用容器盛装挂入田间,作为诱器。也可选用商品果蝇诱捕器,按说明书要求悬挂防治,还可挂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
4、化学防治。在樱桃果实膨大着色至成熟前,选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2500~3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水乳剂1500~2000倍液,或4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30%螺虫·呋虫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60%烯啶·呋虫胺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或50%氟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20克/亩,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每间隔7~10天,对园内地面和周边杂草丛喷施,消灭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