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4 21:29 作者:李先生
六月份水稻进入分蘖期,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加强对本田的管理,本文为大家带来了六月下旬水稻田间管理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促进分蘖
整个6月的田间管理重点是促进水稻分蘖,6月上中旬是水稻分蘖盛期,科学管理促进有效分蘖是高产的关健。
1、浅水层增温促早生快发。包括施肥、灭草的时候田间也不要深水。深水,灭草效果不好,还抑制分蘖。水层保持3-5厘米,但不能没有水,对于促进分蘖,水温比气温重要。在低温天气下,水温对于促进分蘖的作用更明显,太阳晒热水,水就可以储存热量,水晒热了不容易凉,一整晚热水,苗不耽误长。
2、合理施肥促分蘖。不分蘖有的时候不是肥不够,是其它条件不足。今年6月初,温差大阴雨天较多低温寡照,不要施大头肥,少施多次,6月16日后一遍蘖肥由前期蘖数而定施肥量。蘖肥量是全年的35%纯氮。在6月20日以后,如果田间分蘖不足和部分田块过黄再看田施肥。施全年10%纯氮。正常有效分蘖可以到6月底7月初。
二、二次封闭
水稻秧苗完全返青后就要及时进行二次封闭除草,以免草荒,药剂以苯噻酰草胺、丙草胺、莎稗磷等灭稗草,阔叶杂草多的地块要再配合吡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用毒土法施入,保持水层5一7天,水层切忌不可淹没稻心,气温特低时不要施药,尽可能不哧溜,以免出现药害。
三、施药防虫
建议防治潜叶蝇一定要选择有内吸作用的杀虫剂,如:吡虫啉等;同时,注意防治稻水象甲。6月上旬是潜叶蝇幼虫危害稻苗的时候,成虫喜欢在下垂或平伏水面上的叶尖部位产卵,幼虫潜伏在叶片表皮,咬食叶肉,叶片接触到水后腐烂,受害田块不同程度减产。
潜叶蝇的防治应在插秧前用吡虫啉或艾美乐带药下地,插秧后灌水前尽量再喷一次药剂,主要药剂有:阿维~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水层切忌不要过深,如果叶片下垂到水中,用手一摸有小结就要排水。
四、晒田
6月20日以后,田间蘖数达到预计的80%即可排水晒田,晒田可以控制无效分蘖,增强根系活力,积累营养,为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提供较多的养分来源,降低田间湿度,破坏病菌与虫卵繁殖传播条件,增强抗病力,提高抗倒伏能力,晒田5-7天,晒到田间有鸡爪裂为更佳,重晒地块,达到白根外露,叶色褪淡,叶片直立即可,当田间有1/3左右植株已拔节时,应停止哂田,进行正常的水分管理,以保证幼穗分化生长发育。
五、筒叶苗的预防
水稻苗移栽到本田后,有些稻苗出现筒状叶,心叶很难拱出来,影响生长和孕穗。会造成水稻不同程度减产!筒状叶苗多数都是在苗期使用过激素类产品造成的,多发生在主茎叶片上。也有的是在插秧后使用过激素类药剂造成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水稻6~7叶时出现筒状叶,多数是在水稻苗3叶左右多次或过量使用萘乙酸生根剂造成的药害。水稻3叶时受药害,正是水稻内部第6叶形成和第7叶上的生长点分化的时候。第3叶是过多使用萘乙酸生根剂,第6~7叶就会出现筒状叶。
2.水稻7~8叶时出现筒状叶,多数是底药使用“2·4D”造成的药害。
3.水稻5~6叶期出现的筒状叶,也可能是底药有2.4D除草剂,而且量大和水深没心造成的药害!
4.水稻苗床上或2.5叶以前用过二氯喹啉酸,也可能会出现筒状叶稻苗。
5.如果是稻田池边池角稻苗筒状叶较多,可能是底药2.4D漂移到边角过多,造成的药害。
解决办法:
可以喷富尔655氨基酸系列叶面肥加芸苔素内酯,促进生长和快速分蘖。
如果是偶尔有一片筒状叶可以不用管它,再分蘖就没有了。不会造成严重减产。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