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3 18:36 作者:李先生
随着草莓逐渐上市,如何提高草莓品质这一难题困扰了不少种植户,很多人反映自家的草莓着色差,颜色不够鲜红透亮,是因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如何进行避免?今天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②果实膨大盛期,果内水分缺乏,也会使果皮着色不良。
③果实与长时间与地膜或垫草接触。
④果实的着色一般受温度、光照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较大,花青甙色素形成较适宜温度为20℃——25℃,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其合成。
遇连续低温和光照不足,尤其是大棚里温度低于5摄氏度,极易发生青头果;光照不足或浆果中含糖量低或磷、钾、硼元素不足引起生理性白果(浆果成熟期褪绿后不能正常着色,全部或部分果面呈白色或淡黄白色,界限鲜明,白色部分种子周围常常有一圈红色,病果味、淡、质软、果肉杂色(粉红色或白色)易软易烂。
⑤果实的着色还与内源激素有关,超量使用激素也易形成青顶果。
1、要尽可能地调控温度和改善棚内光照条件。
2、是定植时,底肥施足有机肥,适当加大株行距,减少株间遮光;
3、保持棚膜清洁,防止膜面附着水滴和尘物,地面铺设银灰膜或铝箔或反光幕植株间光照强度;
4、着色期叶面喷施黄腐酸类肥料(海藻黄腐酸粉)和钾、钙、钼、硼肥,果实着色良好,并能有效的防止下部叶片早衰,延长采收期。
5、果实膨大期,对影响果实着色的叶片及时摘除,可增加着色防止结果枝因重叠、挤压、下垂接触地面而影响着色。
6、过量施用氮肥会阻碍花青甙的形成,影响果实着色,故果实发育后期不宜大量施入氮素肥料;过量施用激素也会阻碍花青甙的形成,在发育后期,切忌施用。
7、果实发育的后期采前10——15天,保持土壤适当干燥有利于果实着色,故成熟期前应适当控制灌水量。
8、坚持适期采收,一般情况下,在适宜采收期内,采收愈晚,着色愈好。
9、合理调控棚室内的温湿度与光照,放养蜜蜂,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激素,适当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就能防止畸形果的发生。
草莓着色不良到底是哪些原因?草莓着色不良又该如何避免?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