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2 20:36 作者:李先生
大姜烂脖子病是大姜种植中常发的一种病害,学名叫大姜的茎基腐病,病菌以菌丝体在姜种或病残体上越冬,病姜种、病残体是此病的初侵染源,在温湿度适宜的时候,通过雨水或者灌溉水传播。
大姜烂脖子病的症状:
大姜烂脖子病发病初期,病姜植株地上部的茎叶先从下部叶片的叶缘褪绿变黄,后扩展到整个叶片,且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至整株黄化凋萎后枯死。大姜茎基部出现水浸腐烂状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叶片发黄,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
由于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地上部主茎由上而下干枯死亡,呈枯萎状,刨根检查地下块茎褐变,根系不发达,有的发软变腐烂,一碰即脱落,湿度大时,扒开土壤(一般地表2公分)可见白色棉絮状物,植株生长衰弱,叶片变黄,直至枯死,危害极大。并随浇水、雨水和农事操作而蔓延。病情稍轻的话,可减产10%-30%,严重的可导致减产50%以上。
导致的大姜烂脖子病原因
1、偏施氮肥
过多的施用化肥,而忽略钾、钙、硼等元素的施用,造成土壤盐渍化严重,土壤的通透性、供水供肥能力降低,导致大姜吸收养分失衡,抗病力下降。
2、雨水影响
雨水是导致该病害大面积发生的重要因素,由于连年的重茬,使土壤中的病原菌残留逐年增多,近几天的多雨天气使土壤湿度过大,此环境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若不及时防治就会大面积发生。
3、病原菌随着掉下来的病株残体遗留在土壤里,种姜年限越长,病残体带病的越多,地里累计的病原菌越多,病情也会越严重。
大姜烂脖子病防治方法
1、姜种处理,精选姜种,避免使用去年发病地块的姜块做姜种。
2、加强栽培管理。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较疏松的土壤栽培。合理密植,在雨后及时将积水排出,结合中耕,控制田间湿度。
只有在播种时阻断土壤中病原菌浸染姜母的途径,为姜母形成一个无菌保护屏障,才能确保生姜苗期健壮生长,降低中后期生姜烂脖子病发病几率。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