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2 19:52 作者:李先生
根部病害是作物种植不易察觉的一种病害,常常会引起作物根系腐烂,影响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一旦地上部分出现明显症状时,如叶片变黄、变小、发叶迟缓、提早落叶等,病害已经非常严重了。特别是根腐病!
根腐病发病特点
在各个时期均可染病,但以幼苗期发病严重。抵抗力弱,容易受到根腐病的危害。主要危害根部和茎基部。
危害范围广,基本上所有作物都会染病,但危害程度却有很大差异。
作物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根腐病先从毛细根产生危害,破坏毛细根功能,发病较重时危害主根。
根腐病危害根部后,发病较轻时会造成植株长势弱,新生叶片黄化,生长不良;发病较重时,会表现出在白天萎焉,但夜间恢复的症状。反复多次,枯萎死亡。
根腐病的发病原因: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过冬,第二年耕种以后发病,根腐病的发病条件与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在苗床低温高湿和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是根腐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时育苗地土壤粘性大、易板结、通气不良等原因都会致使根系生长发育受阻,也易发病。另外,根部受到地下害虫、线虫的危害后,伤口增多,给病菌的侵入制造的机会。
病菌从根茎部或根部伤口侵入,通过雨水或灌溉水进行传播和蔓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积水、连作及棚内滴水漏水、植株根部受伤的田块发病严重。
根腐病对作物的危害
1、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发病。发病初期,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并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就会慢慢感染。
2、后期根部腐烂程度会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新叶首先发黄,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但夜间又能恢复。
3、病情严重时,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再恢复,整株叶片发黄、枯萎。此时,根皮变褐,并与髓部分离,全株死亡。
根腐病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早春容易发生根腐病,因此耕种帮建议早春较好选择抗病性强,耐低温性好品种,是防治根腐病有效的方法。
2、轮作倒茬:
有条件的地块尽量实行轮作,避免重茬,可大大减轻发病程度。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