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2 19:50 作者:李先生
山药性喜高温干燥,是人类食用早的植物之一。随着近年来山药种植面积的增大,山药种植者对山药的质量和产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肥料是山药主要营养来源,施好肥是山药质优丰产的关键,那么,山药种植应该如何施肥?山药的需肥特点是什么?下面一起看看。
山药的生育期较长,需肥量很大,特别喜肥效较长的有机肥。由于块茎的形成伴随着淀粉等物质的积累,故磷钾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山药在生长前期,由于气温低,有机养分释放慢,宜供给适量的氮肥,促进茎叶生长;生长中后期块茎的生长量急增,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特别是磷钾肥,要特别注意防止缺肥早衰。山药是忌氯作物,土壤中氯离子过量会影响山药生长,表现为藤蔓生长旺盛,块茎产量下降、品质下降、易碎易断,不耐贮藏和运输。因此耕种帮建议不宜施用含氯肥料。
1、整地施肥,适时栽种:山药吸收根入土较浅而块茎入土较深,因此耕种帮建议一定选择土层深厚、疏松,且3年内未连作的砂壤土或壤土,在头年冬季深翻35厘米以上,开春后作高畦或沟垄栽植。由于山药的主要吸收根系分布在上层土壤中,故基肥浅施于表土层,采取先栽植种块,随后翻土施肥的方法。基肥宜选用干粪、草木灰或土杂肥与土拌匀。粪肥应先腐熟,一般施30000~60000千克/公顷,施尿素300~375千克/公顷、过磷酸钙225千克/公顷、硫酸钾375~525千克/公顷。在无露期较短的地区,为了延长其大田生育期,提高产量和质量,可采取育苗移栽的方法,利用保护设施进行苗床育苗,然后适时定植到大田中。
2、巧施追肥:前期,山药主要以地上茎叶生长为主,地下茎增长较缓慢,需肥量也较少。故从播种或移栽直至发棵都可大量施腐熟的粪肥,一般从齐苗时或移植成活后施一次稀粪尿15000千克/公顷左右。以后每隔20~30天施1次,每次沟施腐熟的粪尿肥15000~22500千克/公顷或三元复合肥225~300千克/公顷。植株现蕾后,地下块茎在迅速伸长的同时,也逐渐进入膨大增粗增重时期,需肥剧增,此时应重施较浓的人粪尿和饼肥混合液30000~60000千克/公顷或三要素复合肥600~750千克/公顷。
此次追肥是对块茎产量影响更大的一次关键性肥料。以后在茎蔓满架时,如发现有脱肥现象,可再追一次肥,用量比前一次要少。后一次则在收获前40天时看植株长势,补肥1次,以提高块茎产量和品质。在霜降后,地上茎叶枯黄,应及时采收。
山药种植应该如何施肥?山药的需肥特点是什么?就介绍到这里了,以上信息供大家参考!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