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豆病毒病的症状 原因 大豆病毒病防治方法

2017-02-12 07:52 作者:李先生  

大豆病毒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长的系统性病害。那么,大豆病毒病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防治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大豆病毒病的症状

1、轻花叶型

叶片平展,肉眼观察有淡黄色斑驳,摘下病叶透过日光可见有黄绿相间斑驳,植株生长基本正常。抗病品种和后期染病植株多表现此症状。

2、皱叶花叶型

叶片皱缩,歪扭,叶脉泡状突起,植株矮化,结荚少。

3、重花叶型

病叶黄绿相间花叶,严重皱缩,叶肉突起,叶缘向后卷曲,叶脉坏死,植株矮化,暗绿色。

4、黄斑型

一般与轻花叶和皱缩花叶症状混生。这种情况有两种表现型,一种是黄斑坏死,多见南方各地,另一种是东北黄斑花叶。两种表现型多见于结荚期。前者植株上叶片皱缩为黄色斑驳,叶脉变褐坏死,一般老叶不皱缩,但植株上部叶片多呈皱缩花叶状。

5、芽枯型

病株茎顶及侧枝顶芽呈红褐色或褐色,萎缩卷曲,然后呈黑褐色枯死,植株矮化,茎秆易断。开花期表现症状多数花芽萎蔫不结荚。结荚期表现症状为豆荚上有圆形或无规则褐色斑块,豆荚多变为畸形。

6、褐斑型

因豆粒脐部颜色而异。褐色脐的籽粒斑驳呈褐色,黄白色脐的呈浅褐色,黑色脐的呈黑色。

二、大豆病毒病的原因

高温干旱的天气环境、使用未腐熟农家肥地块、种植晚的地块、苗龄小的地块、果树膨大期水肥不足的地块、氮肥用量过大的地块、土壤贫瘠的地块、板结地块、土壤黏性大的地块,大豆植株生理抗性差,病毒病发病较为严重,减产幅度较大。

三、大豆病毒病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

播种前严格选种,清理褐斑粒。适时播种,使大豆在飞虱盛发期前开花。苗期拔除病苗,及时防治白飞虱,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提高品种抗病能力。

2、选育推广抗病毒品种

由于大豆花叶病毒以种子传播为主且品种间抗病能力差异较大,又由于各地花叶病毒生理小种不一,同一品种种植在不同地区其抗病性也不同,因此耕种帮建议应在明确该地区花叶病毒的主要生理小种基础上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3、建立无病种子田

侵染大豆的病毒,很多是通过种子传播,因此耕种帮建议种植无病毒种子是有效的防治途径之一。建立无害种子田要注意两点:一是种子田四周100米范围内无病毒寄主植物,二是种子田出苗后要及时清理病株,开花前再拔除一次病株,经3-4年种植即可得到无害源种子。一级种子的种传率低于0.1%,商品种子(大田用种)种传率低于1%。

以上就是大豆病毒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更多作物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和肥料小知识小技巧请关注耕种帮。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警惕!小麦条锈病冬前菌源量大 冬繁区需注意监控 下一篇:大棚油桃温度多少度长得快?大棚油桃浇水的更佳时间!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