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21:34 作者:李先生
果树坐果率是衡量果树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坐果率低会导致果实数量减少、品质下降,直接影响果农收益。以下从花果管理、营养调控、环境优化、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改进五个维度,详细介绍提高果树坐果率的有效举措。
一、精细花果管理,保花保果促坐果
合理疏花疏果
果树开花坐果会消耗大量养分,若花果量过多,养分供应不足,会导致大量落花落果。因此,需根据果树品种、树势、树龄等因素,合理疏除过多花果。
以苹果树为例,一般按枝果比(枝条数量与果实数量的比例)确定留果量,大型果品种枝果比为3-4:1,中型果品种为4-5:1。在疏花时,优先疏除弱花、晚开花、畸形花,每个花序保留中心花和1-2朵边花;疏果时,按距离留果,大型果每隔20-25厘米留1个果,中型果每隔15-20厘米留1个果。这样能确保剩余果实获得充足养分,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辅助授粉
许多果树存在自花不实或自花结实率低的情况,需要异花授粉才能提高坐果率。在果园配置授粉树是常用方法,授粉树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一般为1:4-8,且授粉树花期要与主栽品种一致。例如,在梨园中,若主栽品种为鸭梨,可配置雪花梨、砀山酥梨等作为授粉树。
此外,还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在果树盛花期,采集授粉品种的花粉,用毛笔、喷粉器等工具将花粉涂抹或喷洒在主栽品种花朵的柱头上。也可利用蜜蜂、壁蜂等昆虫授粉,在果园放蜂,一般每亩果园放置1-2箱蜜蜂即可,利用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采集花蜜时完成授粉。
保花保果药剂应用
在果树花期和幼果期,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药剂,能有效提高坐果率。例如,在苹果树盛花期喷施0.3%硼砂+0.3%尿素+15毫克/升赤霉素溶液,硼砂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尿素可补充氮素营养,赤霉素则能刺激子房发育,三者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坐果率。
对于柑橘树,在谢花2/3时,喷施2,4-D5-10毫克/升或防落素20-30毫克/升溶液,能减少落花落果。但需注意,药剂浓度和使用时间要严格按照说明操作,避免浓度过高或使用不当造成药害。
二、科学营养调控,满足花果发育需求
基肥施足
基肥是果树全年营养供应的基础,应在秋季果实采收后尽早施入。此时正值果树根系生长高峰期,施入基肥有利于根系吸收和养分积累,为来年开花坐果提供充足养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
一般每亩果园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5000千克,同时加入过磷酸钙50-100千克、硫酸钾20-30千克。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化肥则可快速补充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例如,在桃园中,施足基肥可使树体营养充足,次年花芽饱满,开花整齐,坐果率提高20%-30%。
追肥适时
根据果树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特点,适时追肥。在果树萌芽前,追施氮肥,促进枝叶生长和花芽发育。以苹果树为例,每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
花期前后是果树需肥关键期,可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补充磷、钾元素,促进授粉受精和坐果。果实膨大期,需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以满足果实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一般每亩追施复合肥30-40千克。
叶面补肥
叶面补肥是一种快速补充养分的方法,能及时纠正果树缺素症状,提高坐果率。在果树花期,喷施0.1%-0.2%硼酸或硼砂溶液,可有效预防因缺硼导致的“花而不实”现象。
果实发育期,喷施0.3%-0.5%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能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果实膨大和着色。
三、优化果园环境,营造适宜生长条件
合理灌溉
水分对果树开花坐果影响重大。花期土壤干旱会影响花粉活力和柱头受粉能力,导致落花落果;而土壤水分过多,则会造成根系缺氧,影响养分吸收,同样不利于坐果。
在果树花期,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度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既能满足果树水分需求,又能避免土壤湿度过大。例如,在葡萄花期,若土壤干旱,可每隔7-10天滴灌1次,每次滴灌量以湿润根系分布层为宜。
光照管理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果树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质,为开花坐果提供能量。果园应合理密植,避免树冠郁闭,确保树冠内膛有良好的光照条件。
对于成年果园,可通过修剪疏除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等,打开光路。一般要求果园内透光率达到30%以上。例如,在苹果园中,采用开心形树形,可有效改善树冠内膛光照,使果实着色好,品质高,坐果率提高15%-20%。
温度调控
温度对果树开花坐果也有显著影响。花期遭遇低温冻害,会使花器受损,影响授粉受精,导致坐果率降低。在低温来临前,可采取灌水、熏烟、树体覆盖等方法进行防寒保温。
灌水能使土壤比热容增大,减缓土壤温度下降速度;熏烟可在果园上空形成烟雾层,减少地面热量散失;树体覆盖可用稻草、塑料薄膜等材料,保护花芽和花朵免受冻害。例如,在樱桃树花期,若预报有低温天气,可提前在果园内点燃湿柴草进行熏烟,每亩果园设置3-5个烟堆,能有效减轻低温冻害影响。
四、强化病虫害防治,保护花果健康
病害防治
果树花期和幼果期易受多种病害侵害,如苹果花腐病、梨黑星病、葡萄霜霉病等,这些病害会导致花朵、幼果腐烂脱落,降低坐果率。
在病害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冬季清园时,完全清理果园内的病枝、病叶、病果等,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越冬基数。在果树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全面消毒。
花期和幼果期,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及时喷施针对性杀菌剂。如防治苹果花腐病,可在苹果露红期和花序分离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葡萄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虫害防治
蚜虫、红蜘蛛、卷叶蛾等害虫会吸食果树汁液、啃食花果,影响果树生长和坐果。可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理防治,如在果园内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每亩悬挂20-30张;利用黑光灯诱杀趋光性害虫,如卷叶蛾等。
生物防治方面,可释放天敌昆虫,如释放捕食螨防治红蜘蛛,每株果树释放100-200头捕食螨;释放瓢虫防治蚜虫。化学防治时,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防治蚜虫,可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防治红蜘蛛,可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注意交替使用农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五、改进栽培技术,提升树体整体素质
整形修剪
合理的树形和树体结构有利于通风透光,平衡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提高坐果率。对于幼树,应通过整形修剪培养良好的树形,如苹果树可采用自由纺锤形,梨树可采用开心形等。
在修剪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树冠高度和冠幅,疏除过密枝、徒长枝、竞争枝等,使树体营养集中供应花果生长。对于成年结果树,冬季修剪以疏枝、回缩为主,更新结果枝组,保持树势中庸偏旺;夏季修剪则通过摘心、扭梢、拉枝等措施,控制枝条旺长,促进花芽分化。例如,在桃树夏季修剪中,对旺长新梢进行摘心,可促使新梢停止生长,积累养分,有利于花芽形成,提高次年坐果率。
土壤改良
良好的土壤环境是果树生长的基础。长期不合理的施肥和耕作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问题,影响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进而降低坐果率。
可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深耕改土等方式改良土壤。在果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如三叶草、紫云英等,待其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翻压入土,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对于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进行改良,一般每亩施用石灰50-100千克;对于碱性土壤,可施用石膏或硫磺粉进行调节。同时,定期进行土壤深耕,深度以20-30厘米为宜,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透气性。
树体负载量调控
树体负载量过大会导致树势衰弱,养分供应不足,引起大量落花落果;负载量过小则会造成树体旺长,不利于花芽分化。应根据果树品种、树龄、树势等因素,合理确定树体负载量。
例如,在苹果树上,可通过疏花疏果来调控负载量,一般每亩产量控制在2000-3000千克为宜。对于生长势弱的树,应适当减少负载量,加强肥水管理,恢复树势;对于生长势旺的树,可适当增加负载量,以果压冠,促进树势稳定。
提高果树坐果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运用花果管理、营养调控、环境优化、病虫害防治和栽培技术改进等五大举措,为果树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才能实现果树的高产优质,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