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9 00:30 作者:李先生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
近年来,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以及秸秆还田、免耕技术等农作业的实施。一方面,保护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减轻土壤的侵害程度。但另一方面,土壤中植物残体清理的不彻底,造成大量植物病害的病原菌残留。许多病原物通过植物残体进行越冬越夏,在合适的条件下,开始生长并侵染植物,给植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土传病害的危害:
土传病害主要危害植株的根、茎,在由根部向茎尖发展的过程中,病原菌在维管束内繁殖,阻塞营养物质的正常输送,致使植株枯萎死亡。
大田作物:小麦纹枯病、大豆根腐病、水稻纹枯病、棉花立枯病
果树:果树根癌病、柑橘根结线虫
蔬菜:番茄猝倒病、辣椒青枯病
土传病出现的原因:
1.连作
连续种植一类植物,会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形成病土,进而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活力下降,使作物生长速度放缓。例如:西瓜连作,会导致枯萎病的发生;姜连作,可出现严重的姜瘟等。
2.施肥不当
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可刺激土传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加重土壤污染,使得土壤中的有机质大量减少。
3.线虫侵害
土壤线虫可造成植物根系的伤口,加重病菌侵染。线虫往往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例如,棉花枯萎病与土壤线虫密不可分。
有效防治土传病害的措施:
1、土壤处理
8月棚室休闲期,切碎稻、麦草桔秆1000-2000公斤/亩+消石灰100公斤/亩或15公斤尿素耕翻、做畦,灌足水,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同时封闭大棚,处理20天左右。
2、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种,可大大地减轻土传病害的危害程度。
主要根病菌属在土壤中的繁殖器官及存活年限
3、实行轮作
实行轮作可有效避免相同病菌长时间在统一土壤中繁殖生存,是防治土传病害极为经济有效的措施。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病害需要轮作的年限不一样,一定要掌握好轮作的时间才有效。
4、合理施用化肥
优质化肥可有效增强土壤活力,均衡土壤营养成分,提供作物所需养分,促进作物快速健康成长。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