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7 00:48 作者:李先生
白灵菇又称白灵磨、翅鲍蘑,属口蘑科,侧耳属;是腐生在植物阿魏枯株上的一种腐生菌,野生白灵菇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地区,白灵菇通体洁白,菇体肥大、菌盖肥厚、菌柄短粗、肉质鲜美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经常食用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那么白灵菇该如何栽培?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一起看看吧!
1、培养料准备
在栽培白灵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做好是准备好培养料。首先将可溶于水中的糖以及尿素等物质放入到水中溶解。然后将棉籽壳、木屑以及麸皮等各种培养料充分混合在一起加入进行拌匀。将其堆成宽高为150厘米左右的梯形堆。在堆上要每隔40厘米左右搭好透气孔,孔径保持在8厘米左右,在每侧还要注意打好两排的透气孔。然后在堆上覆膜进行保湿,其下部40厘米左右不用覆膜。等到堆温温度达到70度左右时开始翻堆,发酵一周左右,至少要翻堆3次。
2、适时装袋
白灵菇的栽培方式一般是以袋栽为主的。因此在装袋之前,还要注意选好栽培袋。栽培袋要以聚乙烯或者是聚丙烯等材料制成的薄膜为主。厚度保持在0.05厘米,宽长分别控制在16*35厘米左右。然后将以及发酵完的培养料装入到栽培袋中调水。培养料的含水量应保持在60%左右,PH值保持在7.5。在装袋的时候,首先要将一端扎紧,然后再将培养料均匀的装入到袋中,每袋培养料重量1kg即可。
3、接种
对于装好培养料的栽培袋,我们要对其做好消毒工作。方法以高温为主,持续3小时左右,如果需要常压的话,那么则需要15个小时左右。在之后,将栽培袋放入到接种室内进行降温。等到栽培袋的温度逐渐降低到30度的时候,再将袋口打开。然后保证无菌环境,从袋子的两端接入菌种。接种量不宜过多,应保持在培养料的1/10左右。
4、发菌管理
在接完菌之后,我们便要将菌袋放入到培养室当中。将其叠放在床架上,不过要注意的是,培养室在未放入菌袋之前便要做好消毒工作,消毒剂可选择多菌灵等。在放入菌袋之后,每周都要适当消毒一次。培养室内的温度要保持在25度左右,空气湿度则不可低于70%。白灵菇要以避光栽培为主,发菌半个与后,当菌袋两端料面全部长出菌丝之后开始翻堆。一般培养一月左右,菌丝便可布满整个菌袋。
以上就是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的所有介绍了,希望小编的分享能帮助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