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叶黄杨茎腐病的防治技术

2025-04-13 20:09 作者:李先生  

茎腐病是大叶黄杨极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枯死。受冬春季节特殊气候的影响,大叶黄杨返青不理想,会出现一些枯死枝,致使黄杨生长势减弱,从而降低了植株的抗病力。有些大叶黄杨容易发生茎腐病。尤其是一二年生枝条受害最严重,初期茎部变为褐色,叶片失绿,嫩梢下垂,叶片不脱落,后期茎部受害部位变黑,皮层皱缩,内皮组织腐烂,生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同时受害部位迅速发展,病菌侵入木质部,导致全株枯死。

大叶黄杨茎腐病发病原因:半知菌纲的病菌,该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夏季气温上升,土壤温度也随之升高,病菌侵入苗木茎部为害。尤其在高温、低洼地区,发病较为普遍。

针对大叶黄杨茎腐病的发病原因,我们常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1、加强苗木的养护管理,提高其自身的抗病能力。

2、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可降低苗木发病率。

3、夏季幼苗采取搭阴棚等降温措施,大苗可采用栽植地被植物或地面覆草等方法,来破坏病菌发生的环境条件。

4、及时剪除发病枝条,集中烧毁。

5、发病苗木量小时,可用毛刷涂50倍50%的多菌灵溶液或50倍25%的敌力脱乳油(丙唑灵)于发病初期的茎秆处。苗木量大或发病盛期时,在苗木上普遍喷施必菌鲨800至1000倍液、喷克菌2000-2500倍液。两种方法均是7天一次,连续进行2至3次,能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识别和防治大叶黄杨白绢病 下一篇:大叶黄杨炭疽病、叶斑病综合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