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4 18:13 作者:李先生
棉花蕾期是棉花开始全面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时候,随着气温不断上升,棉花生长明显加快,光合生产率高,此期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根系发育,保持植株稳健生长,达到棉株壮而不旺,花蕾多而饱满。那么,棉花蕾期如何管理?棉花蕾期管理技术要点!
一、棉花蕾期的生育特点
棉花单株现蕾以第 一果枝上的第 一花蕾苞叶宽达3毫米为准,大田群体有50%的植株达到单株现蕾标准之日,即为棉花的现蕾期,棉花从现蕾到开花的一段时间叫蕾期。棉花现蕾后,进入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地上和地下营养器官的生长明显加快,花蕾的增长也日渐加快,和苗期相比蕾期是棉株群体体积增长较大的时期,是一般棉田株体各器官增长快的时期。
这是棉花蕾期的总体特点,具体表现为:
1、增长特性
株高的增长包括主茎节数和节间长度的增加;
2、果枝增加速度加快
这是由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引起的,据试验分析,在温度25―26℃时每4―5天增加一个果枝,而在29℃时每两天即可增加一个果枝。
3,单株叶面积大大增加
由于单株叶片数目的增加和单叶的叶面积增大,使叶面积系数较苗期增加五到十倍。主茎总叶面积逐渐小于果枝总叶面积,由于果枝叶柄及叶片的生长,使植株横向所占空间远远超过果枝的长度,因此果枝节间及果枝叶的增长对光照的影响逐渐成为主要因素。
二、棉花蕾期的管理技术
棉花蕾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就是稳长增蕾。
1.中耕培土,促根下扎
棉花现蕾期进行中耕培土,是实现稳长增蕾的关键措施。该项措施的优点有很多,例如能铲除杂草,能破除板结,能增加土壤通气性,能保湿防倒伏。中耕时要根据苗情、天气、土壤情况等灵活掌握。特别要抓紧在雨后或灌水后进行中耕。对于徒长棉田要进行深中耕,以切断部分侧根,控制棉株生长。但为了防止伤根过重,可采取倒边深中耕,即先在棉行一边深中耕,如果隔几天仍有旺长现象,再在棉行另一侧进行深中耕。
2.稳施蕾肥
棉花蕾期施肥的观念是:既要促进棉株发挥增枝增叶的能力,又要防止因施肥过多而造成徒长。棉花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棉株长势以及天气情况等来决定。对于高肥田,此期不宜施氮肥,可亩施腐熟饼肥15―25公斤,以达到“蕾肥花用”的目的。对于中等肥力田块,可亩施硫酸铵8―10公斤,以增大叶面积。对于土壤肥力低、棉株长势弱的田块,要早施、适当多施氮肥,以增大营养面积进而增加现蕾数量。
3.灌水
棉花现蕾以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加快,气温也逐渐升高,使棉株蒸腾作用加强,因而对土壤水分的要求较苗期增多。蕾期灌水要根据棉株长势、土壤墒情及天气而定。蕾期灌水量宜轻,滴水后要及时中耕保墒。黄淮流域棉区灌水要特别注意天气情况,若短期内有雨,肥沃棉田宁使棉叶中午有短期萎蔫,也不可出现浇后遇雨现象。若棉田实属干旱,需要灌水,也要注意控制灌水量,以防止棉株徒长。
4.防治病虫害
棉花蕾期发生的病虫害,有的可直接危害棉蕾,导致棉蕾的脱落;有的虽然直接危害的是叶片,但却间接地影响到棉花的现蕾甚至导致棉蕾脱落,所以要及时防治。棉花蕾期的虫害主要有:棉蚜、盲椿象、红蜘蛛等,主要病害是棉花枯萎病,生产上要及早发现,并做到及时有针对性的防治。
以上内容就是棉花蕾期如何管理?棉花蕾期管理技术要点!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棉花管理技术,可以关注耕种帮公众号,更多精彩资讯等待着大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