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4 06:55 作者:李先生
灭幼脲,又名灭幼脲3号、扑蛾丹、蛾杀灵、劲杀幼,胃毒兼触杀剂。灭幼脲是一种苯甲酰基类的杀虫剂。原粉为白色结晶,遇碱或较强的酸易分解,常温下贮存较稳定。那么灭幼脲杀什么虫?灭幼脲高效使用方法有哪些?
灭幼脲杀什么虫
A、大田防治害虫:小麦上的麦叶蜂等;玉米上的玉米螟、粘虫、棉铃虫、地老虎、二点委夜蛾(对地老虎和二点尾夜蛾等地下害虫,可以拌麦麸进行防治)等;水稻上的钻心虫(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
B、果树害虫:苹果、梨、桃、柑橘、葡萄等的食心虫、蛾类幼虫等
C、蔬菜害虫:叶菜类的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韭菜灌根防治韭蛆等
D、园林和林业害虫:蛾类(美国白蛾、春尺蛾、卷叶蛾、刺蛾、斜纹夜蛾、灯蛾、天蛾、毒蛾等)等
灭幼脲高效使用方法
1、防治期,抓住一个幼字
在昆虫初龄幼虫期用药效果好,虫龄越大,食药致死量越大,防效越差。
2、喷药,突出一个匀字
灭幼脲类杀虫剂的杀虫机理是抑制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使害虫幼虫吃药后,不能形成新表皮,脱不下皮而死亡,必须让虫子吃了才有效,所以喷药必须强调一个匀字。
3、浓度,强调一个准字
灭幼脲虽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杀虫剂,但该药剂不溶于水,使用时应先摇匀瓶内药,先用少量水稀释后,再加水至需要浓度,搅匀后喷用。
4、复配剂,谨防一个骗字
由于灭幼脲类药剂不是性杀虫剂,无内吸作用,施药后3-5天内,药效才逐渐增大明显,有些果农误认为药效不好。有些农药厂家把灭幼脲和杀虫剂混配,失去了应用灭幼脲类药剂的意义,这类复合剂的欺骗性较大,应引起关注,以免上当。
5、混用,禁忌一个碱字
灭幼脲类药剂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和一般酸性或中性药剂随混随用,药效不降低。灭幼脲类药剂在与其他药剂混用时,有的药剂会使灭幼脲对害虫产生交互抗性,有的药剂能使它产生负抗性,植物性增效剂有使它增效、抑制抗性的作用。灭幼脲药剂中加入300倍尿素液,会使雾滴变细小,使药剂挥发率降低25%-33%。
6、安全,灭幼脲第 一
目前常用的低毒脲类药剂来看,以灭幼脲悬浮剂毒性低,而且灭幼脲在环境中能降解,在人体内不积累,对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及蜜蜂害,药效期长达30天以上,耐雨水冲刷,所以从人和环境安全、生产绿化食品要求出发,灭幼脲是较佳选择。
7、禁忌
灭幼脲杀什么虫,灭幼脲高效使用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灭幼脲类杀虫剂的杀虫机理是抑制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使害虫幼虫吃药后,不能形成新表皮,脱不下皮而死亡。其主要是胃毒作用,亦能侵入昆虫和卵的表皮发生作用,但无内吸作用。因此耕种帮建议必须让虫子吃了才有效。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