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苗枯病危害,到底是如何引起的?玉米苗枯病预防措施

2017-02-04 01:57 作者:李先生  

玉米苗枯病玉米苗期常见的病害,在土壤贫瘠板结地块或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易大发生,一般年份田间发病株率10%左右,重病田可达60%以上。对玉米种植危害极大。那么,玉米苗枯病有哪些危害?该如何防治呢?

玉米苗枯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玉米苗枯病为系统侵染,从出苗至三叶期开始表现症状,3~5 叶期为发病高峰。造成地上部植株矮化,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叶片萎蔫或黄化。

在种子萌动初期,种子根或根尖首先变褐,后逐渐扩展成一段或 整个根系变褐或呈棕褐色,继而侵染中胚轴,先出现水渍状侵染点,后逐渐扩大,轻者表皮缩水凹陷,重者侵染点变为淡黄色至黄褐色,1~2d 后即变为黄褐色水 渍状坏死,或形成褐色病斑。由于根系发育不良从而导致根毛减少,严重时皮层 腐烂,根毛脱落。次生根减少或无次生根,根系逐渐变黑褐色。

茎部症状:发病轻的植株,茎外部无明显变化,将植株进行纵剖,可见茎基 部已发生褐变,严重的节间维管束组织变成黄褐色。发病严重的植株茎基部呈水 渍状褐色腐烂,叶鞘变褐破裂,使茎基部节间极易断裂。

叶部症状:从植株下的可见一、二、三片叶开始,叶尖,叶缘先出现黄褐 色枯死条斑, 3~5d 后叶片变青灰色或黄褐色枯死,然后逐渐向上、向内变黄, 进而引起心叶卷曲,***后全叶枯黄,心叶青枯萎蔫,全株枯萎,死亡。

玉米苗枯病的发病规律:

玉米苗枯病菌与玉米根系接触,在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根系表 面萌发,菌丝生长在一定阶段,顶端膨大形成侵入结构(侵染垫或裂片状附着胞),从附着胞上产生较细的侵染丝,通过机械压力或酶的作用直接穿透植物表皮细胞 壁或从自然孔口(主要是气孔)及伤口进入表皮细胞内,病菌菌丝一旦侵入寄主,即在皮层的薄壁组织中迅速定殖和扩展,破坏吞噬大量的薄壁细胞组织,导致细 胞坏死和组织崩解,随着病原菌进一步在植物体内繁殖和蔓延,危害部位逐渐由 表层向中胚轴发展。病原菌在细胞内经过 10d 左右的扩展繁殖,***终在植物表面 表现症状。玉米苗枯病菌的侵入,消耗了植物的养分和水分,病原物分泌的酶、 毒素等物质,破坏了植物的细胞和组织,使植物的新陈代谢发生了显着的改变。

玉米苗枯病的防治措施:

1、选种:玉米苗枯病病菌可以存在于种子的各个部位,经种子带菌能够进行远距离和年度间的传播。尽量选择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 剔除干瘪、受损、受冻的种子,提高播种质量。

2、种子处理:药剂和温汤浸种能杀死种子携带的镰刀菌,可选用 70%甲基托布津 500 倍药液浸 40h、2%福尔马林溶液浸种 3 小时或 80%乙基硫赶磺酸乙酯抗菌剂 800 倍 浸种 24h,取出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

3、合理轮作:与非寄主作物进行轮作 由于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中存活和越冬,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与非寄主作物的轮作种植,以减少土壤带菌量。

4、合理施肥,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磷钾肥、微肥和腐熟的农家肥,及时排出田间积水,松耕土壤,增强土壤通气性,有利于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使植株生长旺盛,提高抗病能力。

5、清洁田园: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深翻土壤,进行灭茬处理,病残体,促进病残体分解, 抑制病原菌繁殖,减少土壤带菌量和次年的初侵染源。

以上就是玉米苗枯病危害巨大,到底是如何引起的?玉米苗枯病预防措施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八月份适合种什么蔬菜比较好?8月份蔬菜种植指南! 下一篇:八月蔬菜种植技术要点!8月份采收哪些蔬菜?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