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025-04-07 09:26 作者:李先生  

生产优质稻米,仅选用优良品种是不够的,栽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左右着稻米品质。    (一)播种期 同一品种提早播种,可增加稻米中淀粉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    (二)本田密度 基本苗过多会导致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垩白粒率和整精米率增加,米粒透明度差,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升高,蛋白质含量下降。采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两稀两密”的栽培技术可兼顾产量与品质。    (三)肥料 肥料对米质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同肥料对米质的影响,氮、磷、钾三要素对米质影响效果是氮大于钾,钾大于磷;另一方面是施肥时期对米质的影响。适当施用有机肥可改善稻米口感,但用量过多稻米品质反而下降。    (四)灌溉 灌溉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是通过水稻植株对土壤水分的敏感性发生作用的,主要体现在水稻生育后期。结实期土壤水分降低,精米率显著提高,青米率下降,但亏水时间过长,稻米的加工品质会变差。    (五)化控技术 多效唑能显著提高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    (六)收获时期及方法 适时收获不仅对产量有重要影响,而且对米质也有较大影响。无论是过早还是过晚收获都会使稻米品质,尤其是加工品质降低。一般水稻适宜收获期在齐穗后:早籼稻25~30天,中籼稻30~35天,晚籼稻35~40天。机械收获会使加工品质明显变差。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夏季菠菜高效栽培技术 下一篇:枇杷树巧整形获高产有绝招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