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喜湿,适宜生长在林中潮湿环境中,对土壤适应性较广,在疏 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较好。 绞股蓝生长迅速,人工栽培用工少,成本低,收益大。 1、种子繁殖。每年11月~12月间,果皮呈蓝黑色时,即可采收,可随 采随播或晾干贮藏至次年3月~ 4月再播种。播种时先用冷水浸种两昼夜或 用温水浸泡1小时~2小时。苗床宜选择土层疏松的沙质壤土,畦宽80厘米~ 90厘米,每亩施腐熟
农家肥1吨~1.5吨作
基肥。多采用条播,条宽15厘米, 每隔4厘米~5厘米点播1粒种子,覆土1厘米,每亩播种量1公斤~1.5 公斤。 覆土后再盖一层薄草,经常洒水保持田间湿润,一般25天~30天即可发芽 出土。也可用容器育苗,待苗高5厘米~10厘米时移栽定植。 2、扦插繁殖。 4月上旬至8月下旬,可随时采集生长健壮的绞股蓝根 茎或地上茎,剪成长约20厘米~30厘米、含3个节的茎段,剪去下部一节的 叶片,按5厘米×10厘米株行距将茎段斜插在畦中,保持土壤湿润,5天~7 天发根,15天~20天即可移栽定植。 3、整地及定植。 在栽植前一年的冬季,于杉木行间沿等高线进行横 向带状整地,清除带内杂草。耕深20厘米,耕平土地。栽植株行距为40厘 米×50厘米,亩栽2700株~3300株,栽后浇水,并保持土壤湿润。 4、管理。 每年6月~ 9月是绞股蓝生长高峰期,此时的管理工作以培 土施肥为主,生长期施肥2~ 3次,多施用人粪尿并配合少量的磷
钾肥,或 每次每亩施
复合肥7公斤~12公斤。 绞股蓝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一次种植可收获3年~4年,春季种植, 当年秋季就可采收,由宿根生长的绞股蓝每年3月~4月可进行第1次收割, 6月~7月可进行第2次收割,11月~12月可进行第3次收割。采收时,宜选择 晴朗天气,在植株距地面15厘米~20厘米处割下茎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