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笋是笋期的幼龄阶段,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但冬笋采挖 必须要讲科学,因为冬笋留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竹林的生长。据调 查,一些地方采取不良的方式采挖冬笋,严重破坏了竹林资源。 冬笋采挖应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选定适宜的采挖对象。挖冬笋要做到"三看三挖三不挖" ,即:一看冬笋形成的时间,"九前冬笋进春烂,九后冬笋清明 出,"就是说,冬至以前形成的冬笋入春后一般会烂掉,可以挖; 冬至以后形成的冬笋,一般都可转化为春笋出土成材,不能挖。 二看冬笋形状," 两头尖,中间弯,逢春烂成浆","下头粗,上 头细,次年成新竹",就是说,笋形弯曲或笋壳开裂的笋,不能 转化为春笋,一般会烂掉,可以挖;基部粗大,笋壳嫩而紧包 笋肉的,能发育成竹,不能挖。三看冬笋生长的地点,"高山春 出土,平地笋成竹"就是说,海拔较高处的竹林,如果出笋迟, 难以成竹,可以挖;平地竹林的冬笋,一般能成新竹,不能挖。 二是控制采挖范围。只挖竹林内笋,不挖林缘笋、林中空地 及空地边缘笋。适当挖取大年笋,合理留蓄小年笋,改变单纯" 大年养竹,小年挖笋",将小年的冬、春笋全部挖出的习惯。 三是改进采挖方式。改创鞭挖笋为定穴挖笋,严禁理鞭追 笋,以保竹鞭健壮。挖掘深度要限制在15厘米以内,取笋后, 要及时覆土填穴,保证竹鞭正常延伸。挖笋后,要对竹园进行 浅松土,施一次
肥料,以
农家肥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