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3 05:11 作者:李先生
目前,正值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也是小麦病虫害高发期,为***大限度的夺取夏季小麦丰收,开展综合防治遏制赤霉病、条锈病已成当务之急。小麦一喷三防或已过时,当下应该提倡的是小麦一喷多防!那么什么是小麦一喷多防?小麦一喷三防与一喷多防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小麦一喷三防?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病虫害也比较多。为了科学防治好小麦病虫害,上世纪初我国小麦栽培专家就提出了“一喷三防”的概念。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的是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一次施药可以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加粒重的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小麦一喷三防?
小麦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害、虫害、干热风等危害,会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如果分别防治这些病虫害需要多次打药,为减少打药次数,达到喷药一次同时防治病害、虫害和干热风的目的,所以进行“一喷三防”作业,也就是一次打药,病害、虫害、干热风同时防治,省工省时。此项技术主要是应用在小麦抽穗灌浆期,因为此期小麦易同时受到以上三种不利情况的影响。
什么是小麦一喷多防?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麦蚜、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危害的关键期,可选用合适的杀菌剂、杀虫剂、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科学混用,综合施药,药肥混喷,防病治虫,防早衰防干热风,一喷多效。
为什么要进行小麦一喷多防?
一喷三防的概念是20多年前提出来,当时特指“防虫、防病、防御干热风”,当年的黄淮海冬麦区的小麦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和“锈病”,其它的病害很少或者额发生很轻。
如今很多病虫害的将抗药性也逐年在上升,预防药剂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以确保更安全更高效。
随着玉米秸秆还田的普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虽然利于小麦和下茬玉米的增产,但也带来了更多病菌的积累——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赤霉病等病害逐年加重。
随着小麦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持续增产,除了消耗了大量的氮、磷、钾维持高产之外,缺锌、缺硼、缺镁、缺钼、缺铜等多项生理病害也逐年增加。
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农户喷药喷肥自然要一喷十防甚至更多防,才跟得上新时代的需求。
一喷多防常用农药种类如下:
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辛硫磷、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抗蚜威、阿维菌素、苦参碱等。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
杀菌剂: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环唑、噻呋酰胺、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氰烯菌酯、丙硫唑·戊唑醇、丙硫菌唑、蜡质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
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磷酸二氢钾、腐殖酸型或氨基酸型叶面肥、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等。
什么是一喷多防,小麦一喷三防与一喷多防的区别就介绍到这里了,因上年冬季气温偏暖,植株生育进程加快,同时病原基数较常年高,故专家建议对以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为主的病虫害应提早防治,争取主动,促进稳产。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