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菊花锈病

2025-04-02 15:05 作者:李先生  

分布与危害
锈病是菊花上的常见病害,也是重要病害,各种植区广泛发生,危害严重。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初在叶片上现浅黄色小斑点,叶背对应处也生出小褪绿斑,后产生稍隆起的疱状物,疱状物破裂后,散出大量黄褐色粉状物,即病菌孢子。菊花染病后生长十分衰弱,不开花或大量落花。叶片上病斑多的,叶缘上卷。
病原
PucciniachrysanthemiRoze称菊柄锈和PucciniahorianaP.Henn称堀柄锈及PhakopsoraartemisiaeHirat.称篙层锈菌,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Pucciniachrysanthemi夏孢子堆褐色,多生于叶背,少数生在茎上,大小l-2mm;夏孢子黄褐色,球形至椭圆形,具刺,大小30-37×25-32(μm),具3个芽孔,上生突起。冬孢子堆生在叶背或叶柄和茎上,大小l-2mm,深褐色或黑色;冬孢子栗褐色,倒卵形至椭圆形,大小38-55×23-32(μm)。P.horiana冬孢子堆黄褐色叶背生,大小2-5mm;冬孢子黄褐色,长椭圆形至纺锤形或棍棒状,大小30-52×11-17(μm),分隔处稍缢缩,基部狭窄,平滑,柄浅黄或无色,柄长50μm,不脱落。Phakopsoraartemisiae夏孢子堆多生在叶面表皮下,后期才开裂;侧丝棍棒形,直或弯,无色至.近无色,长38-41.5μm;夏孢子浅黄色,卵形至椭圆形,具短刺,芽孔不明显。
发生规律
锈菌潜伏在新芽中越冬,随菊苗传播蔓延。露地栽培的菊花在秋末多雨的条件下易发病。品种间对堀柄锈抗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如选用桃金山、舞姬等抗病力强的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切忌连作,保持通风透光。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3)化学防治:建议用20%国光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湿粉剂(国光黑杀)2000-2500倍,25%国光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用2次,间隔12-15天。注意:使用唑类药剂防治锈病时,幼嫩花木及草坪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不可加量和缩短间隔期使用,以免发生矮化效果。

常用药剂:国光黑杀、三唑酮、敌力脱、杜邦新星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西红柿叶子有水沁状小白点怎样管理 下一篇:猕猴桃冬管注重剪枝防病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