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香樟樟巢螟

2025-04-02 12:26 作者:李先生  

分布与危害
樟巢螟主要以幼虫吐丝缀叶结巢,在巢内取食叶与嫩梢,严重时将樟叶食尽,树冠上挂有多个鸟巢状虫苞,影响樟树生长及观赏。
形态特征
①成虫:翅展约28mm,头胸体部呈灰褐色,翅内横线斑纹状,外横线曲折波浪状,内外横线间有淡色圆形斑纹。

②卵:乳白至浅红色,椭圆,略扁平,长约0.8mm。

③幼虫:黑灰至棕黑色,亚背线宽而深,老熟幼虫体长约23mm。

④蛹:棕色,腹末有臀棘8根。茧扁椭圆形,似西瓜籽大小,长约15mm,白色薄丝状,茧上常粘附泥土。

发生规律
樟巢螟一年发生2代,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一年可发生3代。越冬代是以老熟幼虫结薄茧后在浅土层中越冬。翌年春季化蛹,5月出现成虫并在香樟叶背边缘,呈鱼鳞状重叠排列产卵。6月初出现第一代幼虫,幼虫具有群集性。低龄幼虫先将两片香樟叶缀起,躲在其中危害,以后随着虫龄的增大,缀叶逐渐增多,形成虫巢。8月出现第二代幼虫。樟巢螟有世代重叠现象,6~10月虫巢内有不同龄期幼虫的危害,一般在10月份老熟幼虫下树结薄茧后在浅土层中越冬。
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利用老熟幼虫在浅土层中越冬习性可用人工松土方法能降低虫口数量;用人工摘虫苞方法,摘下的虫苞集中烧毁,也可有效降低虫口数量。

②生物防治:在6月份一代幼虫期喷施1000~1500倍50000IU/mg苏云金杆菌原药,喷施时间应在晴天傍晚或阴天。

③化学防治: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防治时,针对卷叶危害特点,需重点喷淋害虫危害部位,才能保证药效。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高钾复合肥施用过多有何危害 下一篇:香稻品种“龙粳4808”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