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康氏粉蚧

2025-03-31 15:43 作者:李先生  

分布与危害
主要危害金桔、刺槐、樟树、佛手瓜、苹果、梨、桃、李、杏、山楂、葡萄、君子兰、麒麟掌、竹节万年青、常春藤、茉莉、糖槭等园林植物。

为害特点:若虫和雌成虫刺吸芽、叶、果实、枝叶:及根部的汁液,嫩枝和根部受害常肿胀且易纵裂而枯死。幼果受害多成畸形果。排泄蜜露常引起煤病发生,影响光合作用。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浙江、江苏、上诲,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形态特征
成虫雌体长5mm,宽3mm左右,椭圆形,淡粉红色,被较厚的白色蜡粉,体缘具17对白色蜡刺,前端蜡刺短,向后渐长,最末1对最长约为体长的2/3。触角丝状7-8节,末节最长,眼半球形。足细长,雄体长1.1mm,翊展2mm左右,紫褐色;触角和胸背中央色淡。前翅发达透明,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尾毛长。

卵椭圆形,长0.3-0.4mm,浅橙黄被白色蜡粉。若虫雌3龄,雄2龄。1龄椭圆形,长0.5mm,淡黄色体侧布满刺毛。2龄体长1mm被白蜡粉,体缘出现蜡刺。3龄体长1.7mm与雌成虫相似。

雄蛹体长1.2mm,淡紫色。

茧长椭圆形,长2-2.5mm,白色绵絮状。
发生规律
发生规律:年生3代,以卵在各种缝隙及土石缝处越冬,少数以若虫和受精雌成虫越冬。寄主萌动发芽时开始活动,卵开始孵化分散为害,第1代若虫盛发期为5月中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上旬陆续羽化,交配产卵。第2代若虫6月下旬至7月下旬孵化,盛期为7月中下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羽化,交配产卵,,第3代若虫8月中旬开始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盛期,9月下旬开始羽化,交配产卵越冬;早产的卵可孵化,以若虫越冬;羽化迟者交配后不产卵即越冬。雌若虫期35-50天,雄若虫期25-40天。雌成虫交配后再经短时间取食,寻找适宜场所分泌卵囊产卵其中。单雌卵量:1代、2代200-450粒,3代70-150粒,越冬卵多产缝隙中。此虫可随时活动转移为害。
防治方法
(1)冬季植株修剪以及清园,消灭在枯枝落叶杂草与表土中越冬的虫源。

(2)提前预防,开春后喷施40%啶虫.毒(国光必治)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预防,杀死虫卵,减少孵化虫量

(3)蚧壳虫化学防治小窍门:

①抓住最佳用药时间:在若虫孵化盛期用药,此时蜡质层未形成或刚形成,对药物比较敏感,用量少、效果好;
②选择对症药剂:刺吸式口器,应选内吸性药剂,背覆厚厚蚧壳(铠甲),应选用渗透性强的药剂如40%啶虫.毒(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国光必治1500-2000倍+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防治效果更佳。建议连用2次,间隔7-10天。
③选择适宜的用药方式:
针对低矮容易喷施的,可以用喷雾方式防治;针对高大树体的蚧壳虫防治,也可使用吊注“必治”或者插“树体杀虫剂”插瓶的方式防治,用量根据树种、树势、气候等因素而调整。

  
(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红点唇瓢虫,其成虫、幼虫均可捕食此蚧的卵、若虫、蛹和成虫;6月份后捕食率可高达78%。此外,还有寄生蝇和捕食螨等。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深冬季节大棚地温很低 下一篇:寒潮来袭作物要保温除湿降渍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