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红棕灰夜蛾

2025-03-31 10:52 作者:李先生  

分布与危害
红棕灰夜蛾学名Poliailloba(Butler),别名桑夜盗虫,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除危害月季,还危害蔷薇、香石竹、菊花、紫苏、樱花、桑等园林植物。

主要是以幼虫蚕食叶片,食害嫩茎,造成叶片残缺不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7毫米,翅展38-41毫米,头胸及前翅红褐色,腹部及后翅灰褐色,前翅环纹和肾状纹较粗,灰色,外缘隐约可见锯齿形。端线色浓而粗,曲度平衡。

卵为球形,淡褐色,直径约为0.3毫米。

老熟幼虫体长39-43毫米。头褐色,密布黄色散纹,背线褐色,有黄色圆斑,亚背线棕褐色,有疏散的灰黄色圆斑。胸足黄色,端部黄褐色;腹足暗黄色,端部色稍浅。

蛹长12-15毫米,浅褐色,腹末有1尾棘。
发生规律
该虫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羽化,卵产于叶面或嫩梢上,块状,到6月开始食害叶片。幼虫有假死性,遇惊扰即卷缩身体呈环状。
防治方法
(1)冬季翻土,消灭土中蛹,以减少来年虫口基数,幼虫初龄期,剪除叶片,消灭幼虫。

(2)保护和利用天敌。

(3)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番茄定植后,怎样操作促进缓苗 下一篇:雪后果树管理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