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17:42 作者:李先生
20%、30%、50%、70%、75%、80%可湿性粉剂,60%、70%、80%水分散粒剂,20%、50%、70%、75%可溶粉剂;10%、20%悬浮剂。
灭蝇胺属于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其杀虫机理是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对双翅目昆虫的卵及幼虫有特殊生物活性,具有强内吸传导作用,可诱使幼虫和蛹在形态上发生畸变,使成虫羽化不完全或受抑制。
(1) 高效、速效低用量、超高效,为目前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最好产品。(2) 强内吸、持效期长具有超强内吸传导作用,叶面喷雾即可杀死叶肉内的害虫,持效期长达15天以上。(3) 低毒性、无公害毒性比食用盐还低,对作物、人畜高度安全,作物用药当天即可上市,是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上的首选药剂,尤其适合用于出口水果、蔬菜生产基地。(4) 加工工艺先进分散性好,黏附性更好,超强吸附耐雨水冲刷。(5)使用方便既可以用于喷雾,又可用于灌根,淋根。
(1)防治黄瓜、豇豆、菜豆等多种蔬菜上的斑潜蝇于发生初期,当叶片被害率(潜道)达5%时,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10%灭蝇胺悬浮剂800倍液均匀喷施到叶片正面和背面,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2~3次。(2) 防治红蜘蛛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4000~4500倍液喷雾。(3) 防治韭蛆可用6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灌根。
结合农业防治效果更佳:如棚室保护和育苗畦提倡蔬菜防虫网覆盖,田间设置黄板诱杀,每亩设放15~20块黄板。在豇豆、菜豆等豆类蔬菜上,有时潜叶蝇和煤霉病并发,可采用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加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及作物品种间差异及敏感性的影响,各地具体使用时,还要在当地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先进行试验确认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为害及损失。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