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黄瓜黑星病症状特点是什么?

2025-03-25 00:09 作者:李先生  

(1)症状黄瓜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可危害叶片、茎蔓、卷须和瓜条,以幼嫩部分如嫩叶、嫩茎、幼果被害严重。幼苗染病时,真叶较子叶敏感,子叶上产生黄白色近圆形斑,发展后引致全叶干枯。嫩茎染病时初显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斑,后变暗色,凹陷龟裂,湿度大时长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卷须染病则变褐腐烂。生长点染病时经 2~3 天烂掉形成秃桩。叶片染病时初为褐绿色(污绿色)近圆形,直径 1~2 毫米的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黄白色大斑病,1~2 天后病班干枯,穿孔后孔的边缘不整齐,稍皱,开裂呈星状,且具黄晕。叶柄、瓜蔓染病时病部中间凹陷,形成疮痂状,易龟裂,表面常生灰黑色霉层。瓜条被害初期生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继而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干结后易脱落,病斑直径 2~4 毫米,**凹陷,龟裂呈疮痂状,病部组织坏死停止生长,致使瓜条弯曲畸形。空气相对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黑色霉层。病瓜一般不湿腐。

(2)发生特点黄瓜黑星病为真菌病害,由半知菌亚门瓜枝孢菌侵染致病。

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或保护地支架上越冬,也可附着在种子表皮内越冬。翌年靠种子、风雨、气流、灌溉水、农事操作等传播。该病在9℃~30℃、空气相对湿度 93%以上易产生分生孢子,发病的最适温为 17℃,空气相对湿度 90%以上。华北地区以初夏和秋季发病较重。在保护地中以春末和初秋发病严重。在重茬地、雨水多、浇水过多、通风不良、密度过大、湿度过高时发病严重。此外,黄瓜品种间的抗病性也有差异。

(3)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 杜绝带病瓜果和种子传入,注意不要从病区引种引苗。一旦发现黑星病株,及时拔除,连同残蔓败叶一起带出棚外烧掉。不使用发现有黑星病的棚室保护地育苗。

2、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0℃恒温水浸种 15 分钟后,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浸泡种子1小时;最好用有效成分0.1%多菌灵盐酸盐溶液浸种1小时,再在清水中浸泡 3~4小时,然后以清水冲洗后催芽播种。

3、轮作或土壤消毒与非瓜类作物实行 3~4 年轮作。不能轮作的进行苗床消毒和大棚内硫黄粉熏蒸消毒。方法是在棚室定植瓜苗前 10 天,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 2~3克和锯末 4~5 克拌均匀后,分放几处点燃,闭棚熏烟1夜。

4、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中农7号、中农11、中农13号、吉杂2号、宁阳大刺、北抗选等抗病品种,其中中农 13 号为高抗品种。

5、栽培防治措施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性。起垄定植,覆盖地膜,降低棚内空气和土壤湿度,尤其是定植后至接瓜期要控制浇水,保护地内可通过通风排湿,控制浇水等措施来降低棚内湿度。合理密植,适当去掉老叶。清除棚内病残体,带至棚外深埋或烧毁。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丽格海棠常见病虫害早防治 下一篇:低温季节 蔬菜这样浇水施肥不伤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