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3 06:51 作者:李先生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集高效轮作、绿色增收、提质增效三位一体,实现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机具)和示范推广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农业供结侧结构性调整、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改革和拓展大豆生产途径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新的选择。
(二)技术示范推广
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始于2002年,历经16年的研究与示范推广,技术日臻成熟。2008~2018年列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2012年列为农业部农业轻简化实用技术,2013年列为农业部全国六大现代农业种植技术。该技术在我国西南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在黄淮海、西北及东北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年均应用面积近1000万亩。
2012年四川省乐至县万亩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示范片玉米验收亩产645公斤,比全县玉米单产高50%以上,大豆亩产160公斤。2013年山东省渮泽市牡丹区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验收玉米亩产576公斤,大豆亩产102公斤。2014年,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宁夏贺兰区500亩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区测产验收,玉米亩产782公斤,大豆亩产122公斤。2015年河南省永城市黄口乡李平楼村杨世民家的40亩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经周新安、赵明研究员为组长的测产小组测产,玉米、大豆平均亩产610.3公斤和80.7公斤。2016年,四川省仁寿县珠嘉乡百亩示范片玉米平均亩产650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28公斤;四川省西充县青狮镇玉米平均亩产648.6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47.3千克,最高亩产189.4千克;甘肃省武威市黄羊试验场40亩示范片玉米平均亩产833.5公斤,大豆平均亩产92.4,最高亩产104.6公斤;河南省郸城县30亩示范片,玉米、大豆平均亩产分别654.5公斤和99.2公斤;安徽省阜阳市100亩示范片,玉米、大豆平均亩产分别为618.7公斤和112.3公斤。2017年,在四川仁寿、甘肃张掖、山东德州建立了三个千亩示范片,并组织专家进行了测产验收或考察评价,玉米平均亩产与当地净作相当,仁寿县珠嘉乡5000亩套作大豆平均亩产137.2公斤,高台县南华镇700亩间作大豆平均亩产101.4公斤,禹城市房寺镇1000亩间作大豆平均亩产131.8公斤;在安徽阜阳、河南郑州、河北藁城、湖北恩施、湖南常德、江西南昌、江苏海门、重庆永川、云南楚雄、贵州毕节、宁夏银川、陕西延安、山西汾阳等地开展了百亩示范方建设。2018年,在四川仁寿、山东德州建立了千亩示范片,四川仁寿套作玉米平均亩产520.5公斤,套作大豆平均亩产132.8公斤;山东德州间作玉米亩产538.7公斤,间作大豆平均亩产129.4公斤;在内蒙古包头、河北藁城、甘肃张掖、安徽临泉、河南周口、湖北恩施、湖南常德、江西南昌、江苏海门、宁夏银川、陕西延安、山西汾阳等地开展了百亩示范方建设,其中河北间作玉米平均亩产518.2千克,间作大豆平均亩产195.7千克;内蒙古间作玉米平均亩产788.8千克,间作大豆平均亩产132.5千克;安徽间作玉米平均产量584.5千克,间作大豆平均亩产121.6千克。
(三)提质增效情况
和常规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高产出、可持续、机械化、低风险等优势,应用该技术的主产作物产量(如玉米、马铃薯)与原单作产量水平相当,还新增套作大豆130-150公斤/亩,间作大豆110-130公斤/亩,土地当量比套作可达1.8以上,光能利用率3%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20-30%,亩增收节支400-600元;同时利用大豆根瘤固氮,机械灭茬还田与免耕直播等方式达到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
(四)获得奖励情况
2014年,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2018年,获得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
二、技术要点
第
一、选配良种,大豆选用耐荫抗倒高产品种,如南豆25、齐黄34、中黄39、石豆936;
第
二、扩行补光,宽窄行种植,共生作物玉米(马铃薯等)宽行长江流域1.6-1.8m,西北及黄淮海2-2.2m,窄行0.4m,宽行内种3行或4行大豆(窄行35或30cm),共生作物(玉米、马铃薯等)与大豆间距60cm;
第
三、缩株保密,大豆单粒穴播,株距10-12cm;共生作物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保密缩株,如玉米株距缩小为12-14cm;
第
四、调肥控旺,共生作物按净作施肥标准施肥,或施用等N量的控释肥,大豆施用生物菌肥(土力根,折氮量1.12千克/亩)或根瘤菌拌种,并在分枝期或初花期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喷施茎叶实施控旺;
第
五、机播匀苗,玉米-大豆模式长江流域选择2BYFSF-3型,黄淮海地区选择2BYFSF-5、2BYFSF-6型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施肥播种机实施播种,其它模式则选用当地配套机型;
第
六、机收提效,大豆用GY4D-2联合收获机收获脱粒和秸秆还田,共生作物则利用当地现有配套机型,如玉米用4YZ-2A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和4YZP-2L型履带式收获机实施收穗;
第
七、防除杂草,播后苗前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金都尔)封闭除草,苗后茎叶定向除草(通过物理隔帘将玉米、大豆隔开施药);
第
八、防病控虫,理化诱抗技术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用可降解色板(黄、蓝、紫色)诱杀蚜虫,用单波段LED杀虫灯+性诱剂诱芯装置诱杀斜纹夜蛾、桃柱螟等。
三、适宜区域
适宜于长江流域多熟制地区,黄淮海夏玉米及西北春玉米产区。
四、注意事项
品种选择时注意与共生作物间的协调性,共生玉米品种不宜株型分散和高大;播种前需调试播种机的开沟深度、用种量、用肥量和培训农机手,确保一播全苗;如果封闭除草效果不佳,应及时采取茎叶除草,注意使用物理隔帘定向喷雾;注意防控根腐病、斜纹夜蛾等病虫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