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3-22 02:52 作者:李先生
一、发病症状
马铃薯黑痣病是真菌性病害(如下图),主要危害幼芽、茎基部及块茎。幼芽染病时,易造成缺苗。出土后染病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茎基形成褐色凹陷斑、溃疡斑。病斑上或茎基部常有灰色菌丝层,有散生或聚生的菌核;重者可形成立枯或顶部萎蔫,或叶片卷曲呈舟状,心叶节间较长。严重时,茎节腋芽产生紫红色或绿色气生块茎,或**茎基部易产生小薯,表面散生许多黑褐色菌核。
马铃薯黑痣病危害症状
二、发病规律
以病种薯上或土壤中的菌核为初侵染源,种薯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载体。马铃薯生长期间病菌从土壤中根系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引起发病。发生与春季播种后低温潮湿条件有关。播种早或土温较低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适当晚播,地温高发病率低;
2、多菌灵、福美双、福尔马林药液浸种;
3、嘧菌酯(阿米西达)、咯菌腈(适乐时)、噻氟菌胺、百菌清、戊菌隆沟施和拌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