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葡萄常见的几大生理性病害

2025-03-21 23:49 作者:李先生  

发生时期:

主要发生在浆果成熟期。

主要症状是:

发病初期是在果柄、穗轴、穗柄处出现深色坏死斑,逐渐扩大,严重时会造成某个部位环状坏死。由于这些部位受伤,影响了光合作用、水分和矿质输导,使浆果在成熟时因营养不良而表现出症状

果粒始熟后,果粒松软、病果糖度降低、味酸、果皮与果粒极易分离,用手轻掐水滴成串溢出,成为一泡酸水,受害严重时会使浆果脱水干缩,从果穗上脱落或以完全干缩状态保留在果穗上。

该病会阻碍有色品种的着色,表现出着色不正常,色泽暗淡,白色品种表现为水泡状。发生部位:该病大多发生在穗尖、歧尖或副穗尖上,全穗发病的很少;果粒与果柄外易产生离层,极易脱落。

发病规律:

此病一般在树势弱、摘心重、负载量过大、肥料不足和有效面积小时发生较重。地下水位高或成熟期遇雨,尤其在高温后遇雨,田间湿度大、温度高时发病也重。

防治措施:

1、采用抗病品种。不同品种对该病敏感程度不同,有的比较敏感,有的品种不敏感。所以在品种选择时应予考虑。另外生产中应选择非生长旺盛的砧木。

2、控制树势,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氮肥使用量,防止徒长,花期修剪、去叶、环剥等栽培措施都可降低该病发生。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增施有机肥和根外喷施磷、钾、镁、钙肥,可有效防止该病发生。有专家认为高、宽、垂整形可以减少该病发生。

3、合理控制果实负载量,增加叶片数量,减少二次果。

4、多留主副梢叶片。在适当多留结果枝、保证产量的前提下,采用“一枝一穗”的办法可减少该病发生。掐穗尖和掐副穗的办法也可有效减少访病的发生。

2

日烧病

日烧病主要是果面局部失水而发生的日灼伤。

主要症状:

表现在个别果粒上出现浅褐色、豆粒大小的斑块,以后扩大凹陷,形成褐色干疤。受害处易遭受炭疽病菌危害。

发生规律:

该病大多发生在浆果硬核期,着色以后不再发生。对于该病的生理机制,有人认为主要是树体内水分缺乏或失调所致。特别在高温条件下,果面局部失水而发生日灼伤,或者因渗透压高的叶片向渗透压低的果实争夺水分,使果粒局部失水所造成。

日烧病发生与品种有很大差异,欧亚种发生重,欧美杂交种发生轻。此外,此病发病轻重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如篱架比棚架发病重;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氮肥过多的植株、叶面积大、蒸发量大的,发病较重。

防治措施:

降低地下水位,尤其地势低的田块更要注意雨后及时排水;合理施肥,控制氮肥使用量,用量不要过多;对易发病品种,适当多留副梢,以遮盖果穗;在浆果硬核前套袋,防止日光直接照射。

3

生理性裂果

葡萄裂果现象主要发生在成熟期,出现裂果的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其裂口是纵向裂开。裂果后易感染黑色霉菌而腐烂。

发生规律:

大多是由于土壤水分变化过大而引起的,尤其是葡萄生长前期遇上天气过分干旱,浆果成熟期又遇连续降雨,使土壤水分大量增加,造成裂果。也有的品种因浆果排列紧密、果粒互相挤压而引起的。有的品种因果皮薄、韧性差而易裂果。

防治措施:

避免土壤水分变化过大,干旱时适时浇水,降雨时及时排水,尤其是地势低洼的田块更要注意排水;在果树根部地面覆盖作物秸杆,防止土壤水分急剧变化;采用设施栽培和管道微滴灌溉,有效控制土壤水分;对果粒紧密的品种,要适当调节果实着生密度,使树体保持稳定、适宜的坐果量。对果实进行套袋,防止果实吸水,可以减轻裂果;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也可以减轻裂果的发生。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草莓打药的正确方式 下一篇:杨桐、柃木扦插育苗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