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危害甘蔗三大螟虫怎么区别?

2025-03-21 18:33 作者:李先生  

第一:白螟

白螟形态特征

1、幼虫:幼虫体长20-30毫米,体乳黄白色,前胸背板淡橙黄色,虫体肥大而柔软,多横皱,胸足短小,腹足退化。

2、蛹:雌蛹体长16-18毫米,雄蛹13-14毫米。体色乳黄至乳白色,雌蛹后足达第六腹节基部,雄蛹后足达第七腹节的一半。腹末宽而带圆形.橙黄色。

3、成虫:雌蛾翅长15-17毫米;雄蛾翅长12-18毫米。体色纯白有光泽。前翅长而顶角尖。雌蛾腹部末节末端有橙黄色绒毛。

4、卵:卵集合成卵块,上披橙黄色绒毛。卵扁平短椭圆形,大小约1.3-1.1毫米。

白螟发生规律

1、白螟初孵幼虫常吐丝下垂分散,选择未展开的心叶基部叶中脉蛀入,并一直向下蛀食至生长点。心叶展开后呈现横列的蛀食孔。如连中脉蛀食,则易为风吹折。甘蔗生长点受损就会出现枯心

2、幼虫侵入伸长期的蔗株后能否造成枯梢,取决于幼虫向下蛀食的速度和甘蔗的生长速度:生长速度>蛀食速度,幼虫不能达到生长点就不会造成枯梢。

3、白螟:当年发生4代,白螟老熟幼虫约10月下旬开始滞育。白螟以老熟幼虫在蔗茎尾部蛀道内越冬。

第二:条螟

条螟生活习性:

1、甘蔗条螟在武宣一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叶鞘内侧结茧或在蔗茎内越冬。

2、武宣蔗区4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始见,枯心苗于4月中旬一5月上旬出现,一般比二点螟迟7~10天左右。

3、第二代成虫期为5月下旬,枯心苗出现在6月上旬一7月,第4、四代发生数量大,是主害代,为害率较高。成虫把卵产在蔗叶表面,初孵幼虫喜群集,先为害心叶10一14天,三龄后钻入蔗茎。

二、形态特征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毫米,黄白色,背面有4条紫色纵线。

蛹:蛹体长11-19毫米,红褐色,腹背各节有4个幼虫期存留的黑斑,腹部背面第5-7节前缘有明显的弯月形小隆起带纹,尾节末端有2个小突起。

成虫:成虫体长9-17.5毫米,下唇须向前伸出;前翅灰黄色。翅面有许多黑褐色纵条,顶角特别尖锐,中室有1小黑点,外缘有多个小黑点排成1列。

卵:卵产成块状,双行“人”字形排列,淡黄白色,卵粒扁平椭圆

条螟发生规律:

1、条螟初孵幼虫有群集在心叶为害的习性,受害心叶展开后呈现“花叶”。幼虫在心叶为害10~14天,3龄以后才由叶鞘间隙侵入蔗茎蛀食,如果幼苗生长点受害,经3~5天表现枯心。

2、伸长期侵入蔗梢部为害造成枯梢或螟害节。在蔗茎内蛀道跨节多横道,常造成节间强力收缩,变短变细,极易风折。

3、条螟每年10月下旬后,老熟幼虫多数在叶鞘内侧越冬,少数在蔗茎的蛀道内越冬。

4、第二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日平均气温在13℃以上,幼虫陆续取食化蛹。

农业防治

(1)低斩收蔗:留宿根的蔗田,用小锄低斩,入土2寸,可消除大部分在蔗茎**部越冬的二点螟、条螟。

(2)蔗田卫生:收获后,于二月底前,收集残茎、枯叶、枯苗高温堆肥或粉碎后蔗叶还田。不留宿根的蔗田,将蔗头犁起后烧毁。

(3)蔗种消毒:选无虫健康种苗,下种前用2%石灰水浸种1天,或者在用多菌灵浸种消毒时加入0.2%的敌百虫浸种,杀死种苗内的螟虫。

化学防治

根区施药:在甘蔗播种时或宿根蔗破垄松蔸后和甘蔗大培土时两次施用,可防治蔗螟和**害虫。根施农药:1%噻虫·毒死蜱颗粒剂(地决),4公斤/亩,施药后盖土。

第三:二点螟

形态特征

(1)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25毫米,淡黄色,体背有5条淡紫色的纵线。

(2)蛹:蛹体长12-15毫米,淡黄色。腹部背面残存有幼虫期的紫色纵线5条。第5~7节前沿有明显的黑褐色波纹状突起。

(3)成虫:成虫体长10-15毫米,雌蛾体灰黄,雄蛾暗灰色。前翅呈长三角形,中室端有2个小黑点,下面的1个下侧白色,外缘有成列的7个小黑点,点的内侧伴有微小白点。

(4)卵:卵产成块状,一般3-4列呈鱼鳞状排列;卵粒扁平,短椭圆形。

发生规律:

1、二点螟在武宣蔗区一年4代,发生世代相当重叠,以老熟幼虫在蔗头、秋笋和残茎内越冬。

2、通常以第1、2代幼虫为害宿根和春植蔗苗,造成枯心,其中以第二代为害较重;第3代以后为害成长蔗。

3、卵:多产在蔗苗下部叶片背面。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特小凤西瓜是转基因吗 下一篇:种植菠菜的技术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