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龄期整形技术
幼龄期阶段一般为1~2年。主要栽培任务是促进接芽萌发和中心干生长。
栽培管理措施:
①除萌蘖,抹副梢每年3月中下旬利用芽苗定植时,随时抹去萌蘖,以集中养分,供接芽萌发生长,当接芽萌发长到30~50cm时,苗木开始萌发副梢,应及时抹去中心干上距地面50cm以下的副梢,50cm以上的副梢不抹去,培养来年的结果枝。
②扶直中心干为了确保中心干直立,当苗木长到70~80cm时,在苗木附近锸一根长3m粗2.5~3cm的竹竿,将苗木扶直绑缚在竹竿上,以后随着树苗的增长,隔20cm左右绑一道。
③拿枝软化,喷抑制剂,控制新梢生长副梢长到40~50cm时,要对其拿枝软化,使之呈水平或略微下垂。如新梢长势过旺,可在7月下旬喷布500ppm~800ppm的多效唑,控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形成。
④冬季修剪由于桃树的芽具有早熟性,中心干上抽生的副梢上就有大量花芽形成。冬季修剪时应去旺留壮,去直留斜。疏除基部粗度超过中心干粗度1/3的枝,保留大多为中庸偏壮的斜生枝,长度为30~50cm,粗度为0.5~0.6cm,并且都进行长放。中心干延长枝缓放不短截,其顶部50cm范围内不留副梢,应在其基部留副芽台剪,为下一年培养良好的结果枝打好基础。
2.初果期管理技术
定植后第二年开始结果,进入初结果期。此期主要管理目标是:培养强壮的中心干,增加枝量,为下一年丰产打好基础;适当利用部分果枝结果,增加产量;生长后期(6月份后)控制侧生枝生长。
栽培管理措施:
①中心干的培养该树形唯一主枝就是中心干,它既是营养输送与分配的唯一通道,又是树体产量负荷的唯一承担者,是否能培养一个强壮而直立的中心干,是树形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要保持中心干的优势,就必须控制着生在中心干上侧生枝的粗度。侧生枝的粗度与着生部位中心干的粗度比要控制在1/5~1/3,如果侧生枝加粗过快,应在生长季节疏去其上部分旺枝或加大主枝角度,削弱其生长势。对中心干上着生的结果枝与主枝的粗度比不要超过1/3,过粗时应及时疏除或基部留两个芽短截。
②增加枝量在保证树冠不郁闭和枝条不重叠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有限空间,促进侧生枝的萌发和形成,为提高产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桃树萌芽率高,枝量一般较多,主要是培养结果良好,生长势不太旺的中庸枝。
③控制侧枝,促进中干生长季节利用拿枝软化,抑制新梢加长生长。在5月中下旬,新梢长到10~15cm时喷500ppm~800ppm多效唑,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各喷1次500ppmX 1--6~800ppmX 1多效唑。应特别注意的是,多效唑只能喷在侧生枝上,中心干延长枝上不能喷。
④冬季修剪主要以疏为主,疏除病虫枝、过密枝、过旺枝。结果枝的更新采用长放修剪法,即中长果枝结果后,随着果实重量的增加,枝条逐渐下垂,其基部芽易抽生出新的中长果枝,冬季修剪时,选留长势中庸,姿势平斜的,留作预备枝,把已结过果的母枝回缩到基部预备枝处。
3.盛果期管理技术
定植后第三年,就进入盛果期。此时期主要管理目标是:保持中心干强壮的优势;平衡中心干与侧生枝,树冠上部与下部的树势。
主要栽培措施:
①调整中心干与侧生枝,及树冠上下部的平衡
进入盛果期后,桃树产量可达3000~4000kg/亩,甚至可达5000kg/亩以上,折合株产10~15kg,有些树可高达20kg。只有保证中心干的绝对优势,树体才能负载起如此大的产量。控制侧生枝的粗度与着生部位中心干粗度比在1/7~1/5。盛果期后期,树冠容易出现“上强下弱”的现象,对此可在中心干强弱交界处进行环割,促进上部多结果,以果压势,削弱上部树势:也可在主干上距地面40cm内,在西南方向留一个牵制枝,其粗度为主干的1/3~1/5,上面着生10~15个侧生分枝,这有助于控制树冠上强和稳定树势。
②控制侧生枝加长生长,防止树冠密闭
桃树生长势旺盛,新梢年生长量大,树冠容易密闭,这也是该树形整形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每年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各喷一次500~800ppm多效唑,控制侧生枝生长,侧生枝应控制在30~60cm,枝粗0.6cm左右,使其芽体饱满,枝条充分成熟,成为第二年可靠的结果枝。
③冬季修剪修剪方法
基本上同上年一样,以疏为主,果枝更新利用长放修剪法。对已超过要求高度的树,要适当落头,控制树高为2~2.5m,冬剪后,应立即用果腐宁+100g食用油,用刷子涂刷锯口,间隔1周再进行一次,以防止桃树流胶和枝干病害的流行。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