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19:51 作者:李先生
氮肥 氮是植物需要量最多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是植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首要限制因素,对农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氮肥当季利用率不高是国内外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化肥利用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美国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体在50%,欧洲主要国家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体在65%,比我国高15个至30个百分点。我国化学氮肥利用率提升的潜力还很大。
施入土壤中的氮肥除了被作物吸收利用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氮素养分损失了。氮肥损失的途径主要包括随土壤中的水分淋失到地下深层、转化成氨气或者氧化亚氮气体释放到大气里、随地表径流损失等3种方式。
磷肥 磷是作物营养的三要素之一,大多数自然土壤中全磷的含量都很低,并且大部分都是以植物不能吸收的形态存在着,施用磷肥便成为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普遍措施。然而,多年来,耕地土壤加入的磷肥数量远远高于收获作物时带走的磷,造成土壤磷过度累积和含磷径流导致的水体污染。在土壤中磷的迁移速率很慢,容易被土壤固定,当季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较低,平均为10%~25%。所以,磷肥施入土壤后,并未被当季作物完全吸收利用,约有75%~90%的磷以不同的磷酸盐形态被固定在土壤中。
施人土壤中的磷肥除了被作物吸收利用外,大部分磷肥与土壤中的钙、镁、铁、铝等离子形成了作物难以吸收利用的化合物。磷肥在土壤中不挥发,也很少淋失,但容易被土壤固定。为了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应该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料,增施有机肥,施用时尽量接近作物根系便于作物吸收。
钾肥 钾是植物营养三要素之一,是大多数复合肥的一个成分。钾与氮、磷不同,钾在土壤溶液中只以阳离子K的形态存在,且不会形成任何能释放到大气中的气体。钾离开土壤进入环境后不会导致环境问题,不具有毒性,不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钾肥品种不多,氯化钾占95%左右,硫酸钾、钾镁肥等约占5%,此外还有草木灰等矿质钾肥。易溶性的钾肥施人土壤后,能立即溶于土壤溶液中,以离子状态存在,除一部分钾被作物吸收利用外,另一部分则发生离子交换、固定等过程,直至建立新的平衡体系。值得注意的是,钾比磷更容易通过淋洗损失,在酸性砂质土壤中钾的淋洗损失量更大。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