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03:58 作者:李先生
水稻稻飞虱是一种具有爆发性、隐蔽性、迁飞性和破坏性的水稻害虫,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8月至9月,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成为农民的一大心病,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防控稻飞虱的爆发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水稻稻飞虱危害症状
稻飞虱包括灰飞虱、褐飞虱和褐飞虱。三种稻飞虱症状相同,成虫和若虫均可危害水稻。它们都是用刺吸式口器刺穿水稻的茎、叶、穗,吸收水稻植株中的汁液。因为植物的营养物质被消耗掉了,直接影响了植物的生长。从外部看,叶片变黄变褐,生长受到抑制,植株容易倒伏,影响抽穗结实,产量明显下降。
稻飞虱只通过吸收汁液来危害水稻,作物没有孔洞或刻痕,但这种危害对水稻的影响更大,因为植物汁液就像血液一样,所以吸收的汁液越多,水稻长势越差,灰飞虱会感染水稻、小麦、玉米等病害,对作物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水稻稻飞虱
2.水稻稻飞虱发生规律
稻飞虱是迁徙性的,在春季和夏季从南向北迁徙。还有当地的稻飞虱(翅膀短的褐飞虱)。适合在20-30℃条件下生长发育,部分施氮肥的田地,种植密度过高,湿度大,容易加重。白背飞虱和长翅褐飞虱的成虫具有趋光性。大量断翅褐飞虱的出现,预示着褐飞虱可能爆发成灾。
3.防治水稻稻飞虱时间
在药剂防治上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时期的防治工作:
一是秧田期,二是本田期:移栽大田后8—15天。
农业防治:
(1)结合积肥彻底清除杂草,消灭灰飞虱的越冬虫源;
(2)结合稻田除草,拔除稗草,消灭部分虫卵;
(3)适时晒田,降低田间湿度,控制无效分蘖,防倒伏;
(4)选用抗虫品种,可有效控制为害。
生物防治 :
充分利用天敌资源,加强保护有益昆虫和其它生物,如蜘蛛、蜻蜓、蛙、步甲等。
水稻稻飞虱
药剂防治:
建议使用高收·方方面面增产套餐,套餐中含有25%的吡蚜酮悬浮剂。吡蚜酮属于吡啶类(吡啶甲亚胺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而且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