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黄芪田间管理技术

2025-03-16 22:41 作者:李先生  

互助县黄芪正进入生长旺盛期,这阶段由于我县连续高温天气,容易诱发黄芪白粉病和立枯病、根腐病,而且黄芪是一种喜肥的药材,这阶段及时追肥等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对黄芪获得高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及时除草,第一次中耕要深,以后几次要浅中耕。5月中下旬植株封行后,不再中耕,株间杂草用手拔。大雨过后,及时排水锄松表土。2.追肥。在6月中下旬,植株生长旺期,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饼肥50公斤,混合拌匀后于行间开沟施入,肥后浇水。3.排灌水。黄芪忌积水,雨后要疏通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8月初至9月中旬正值根膨大期,若遇干旱,要及时浇水。4.摘蕾。5月中下旬,留种田除外,应分期分批摘蕾,现蕾后及时摘蕾。摘下的花蕾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减少病虫害发生。


二、主要病虫害防治

黄芪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条件见表。化学防治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没有标明的农药品种,收获前30天停止使用。

1.立枯病、根腐病。①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适期播种,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能力,发现根腐病病株及时剔除,并携出田外处理。苗期加强中耕锄划,增强土壤的通透性,雨后及时排水。②生物防治。播种和移栽前,每平方米用木霉制剂10~15克处理土壤。③化学防治。播种或栽植时沟施药剂: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各2公斤,用细沙土10公斤混匀制成药土,连同3%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在播种或栽植时顺栽植沟撒施,然后下种或栽植。可防治立枯病、根腐病,并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和线虫病。生长期防治:田间刚发现病株时,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2.白粉病。①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注意株间通风透光,可减少发病。②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注意氮、磷、钾肥比例配合适当,不要偏施氮肥,以免植株徒长,导致抗病性降低。实行轮作。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注意不要与豆科植物和易感染此病的作物连作。清理田园。黄芪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深埋。③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即1%的叶片上出现白色霉斑时用20%的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一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南天竹茎枯病防治 下一篇:荔枝冬季管理应控冬梢、促花芽分化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