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黄瓜菌核病有效的防治方法

2025-03-13 12:04 作者:李先生  

黄瓜菌核病是黄瓜栽培中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害,尤其在温室大棚栽培中发生严重。常常造成大量植株死亡,导致严重减产,如何才能有效控制菌核病的危害呢?

危害症状

黄瓜菌核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茎蔓和果实,也可危害叶片。茎蔓染病,多在茎基部和茎分杈处发病,初期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病茎软腐纵裂,病部以上茎蔓和叶凋萎枯死。湿度高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受害后茎秆内髓部受破坏,发病末期腐烂而中空,剥开可见白色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果实染病,病菌多从开败的花朵开始侵染,逐渐向蒂部扩展,在幼果脐部呈水浸状腐烂,表面长满棉絮状菌丝体后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叶片染病,初呈水浸状斑,扩大后呈灰褐色近圆形大斑,边缘不明显,病部软腐,并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发病严重时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

发病原因

黄瓜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土壤内越冬,也可以菌核混在种子中越冬。在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出子囊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先侵染已经开败的花瓣和衰老的叶片,进而为害柱头和幼瓜。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在温度15~20℃,相对湿度85%以上,最适于菌核的萌发和菌丝生长,病菌的侵入和子囊盘的产生。以及病害的扩展和蔓延,因此温室大棚栽培,遭遇连阴雨天气常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残体:在开花结果期,及时打掉老叶和摘除留在果实上的残花,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或剪去病枝病果,带出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降低土壤中的病菌基数。

(2)加强管理:合理密植,控制中管棚和连栋大棚保护地栽培棚内温湿度,及时放风排湿,尤其要防止夜间棚内湿度迅速升高,这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措施。注意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施肥量,浇水时间放在上午,并及时开棚,以降低棚内湿度。

(3)药剂涂抹:菌核病主要危害茎蔓,先用刀片将病斑刮除,再用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0~30倍液(也可用少量淀粉糊与药粉以2:1加水混匀)配成糊状,用毛笔涂抹患处,一般涂药一次后,病患处植株组织会慢慢的自行愈合,植株叶片就不再萎蔫,能正常继续开花结果。如果病患处腐烂比较严重,3天后可再涂抹一次。根据我们经验,通常病茎腐烂程度不到其直径一半的植株,都可以救活且以后还可维持一定的产量。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安祖花壳针孢属(叶斑病)防治方法 下一篇:红杏人工授粉有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