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3 04:31 作者:李先生
目前,我县早稻已进入孕穗、抽穗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生育阶段,今年早稻整体长势较好。但近期我县连续强降雨,且据预测下旬仍有降水天气,连续阴雨天气易造成部分田块缺肥,特别是缺钾症状、后期极可能出现“白粒”和病害暴发。为此,要切实加强早稻后期田管,做到丰收不到手,管理不放松。
一、看田追肥穗粒肥 早稻孕穗、抽穗阶段是施用穗粒肥的关键时期。要根据田间稻苗长势长相,确定具体施肥用量,一般每亩适当追施尿素、钾肥各3-5公斤,防止颖花退化,增加粒重。对表现出缺钾症状的田块,要抓紧增施钾肥,并结合喷药追施叶面肥,以增强植株的抗性,防止出现早衰,增强后期光合能力,促进灌浆结实。
二、加强后期水管 当前阶段要及时排干田间积水,延缓根系衰老,保持根系较强的吸收水肥功能。要在抽穗扬花时采用浅水灌溉,做到有水抽穗,在抽穗前和齐穗后采用干湿间歇灌溉,有利于抽穗整齐,干湿壮籽和成熟一致。
三、及时防治病虫 早稻生长后期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较差,加上高温多雨高湿,极易诱发病虫害。预计细条病、纹枯病、稻瘟病可能在局部地方成灾,稻飞虱也可能伴随高温暴发。为此,要根据当地病虫情报,掌握施药时间、药剂选择及用量,及早进行防治,确保水稻后期无重大病虫害发生。要推行病虫专业化防治、统防统治等有效方式,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病虫害损失。
四、适时组织抢收 适时收获早稻可提高产量和品质,我县早稻收获期间往往伴随着连续高温、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易出现稻穗发芽等而造成减产或品质下降。要根据苗情、天气和季节安排,积极指导农民适时收获早稻;要大力推进水稻机械化收割,提高农机作业率,确保早稻丰收和“双枪”顺利完成。
五、抓好双晚育秧 “夏至”已到,要抓紧落实双晚播种面积,指导农民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晚稻品种,及时播种育秧。各地要充分考虑品种(组合)的生育期、早季茬口搭配、气候特点、育秧方式等因素,认真对照当地常年和上年的安全齐穗期,确定播种适期,育足育好秧苗,避过“秋寒”为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电话:8524398
2017年6月19日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