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害虫,是大棚西瓜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虫和若虫大量吸食植物汁液会导致叶片褪绿、卷曲、萎缩,其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霉污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白粉虱还是病毒病的传毒媒介。近年来随着温室、大棚和露地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食料条件丰富、繁殖场所多,使得白粉虱一年四季均可危害。由于白粉虱迁飞性强、繁殖速度快,在大棚温室条件下一年可发生10代左右,导致田间世代重叠严重,防治难度较大。
目前对西瓜白粉虱仍以药剂防治为主。防治白粉虱的适用药主要有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菊酯类,敌敌畏等有机磷类,吡虫啉、呋虫胺、噻虫嗪等烟碱类,以及啶虫脒、吡丙醚、溴氰虫酰胺、异丙威、矿物油等。氟啶虫胺腈、螺虫乙酯等防治烟粉虱的药,对白粉虱也有较好防效。由于菊酯类、有机磷类农药长期单独施用,导致白粉虱对这些药产生了较高的抗性。近年来白粉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等药的抗性也在上升。
啶虫脒兼有速效性和持效性,施药后15分钟可控制危害,1小时后可见大量死虫,持效期长达20天左右。该药在16℃以上,温度越高施用效果越好;超过25℃,温度增加效果增加不明显。噻虫嗪和吡蚜酮速效性较差,通常在施药后2~3天才能看到死虫,但持效期长。
按上述两种方案施药,对白粉虱有较好防效。施药后次日没有看到死虫,可能的原因是施药后当地因连续阴雨夜间温度较低,影响了啶虫脒的药效发挥,温度回升、药效发挥后能看到死虫。上述田块可以进一步观察田间白粉虱死亡情况,如果2~3天后没有看到死虫,可能是白粉虱对这些药产生了抗性,应换用其他药防治。可以选用螺虫乙酯、烯啶虫胺等持效期长、具有内吸传导性的药,或者将这些药与一些速效性药结合使用,防治效果相对较好。
白粉虱世代重叠严重,田间害虫卵、若虫、成虫同时大量存在时,一次用药往往难以控制其发生和危害,应连续用药2~3次。重点对西瓜叶背喷药,田边杂草也要喷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