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是营养价值丰富的**蔬菜,很多地区都有规模化山药种植。但在山药种植过程中,容易感染炭疽病,严重影响了山药的品质和产量,阻碍了山药的生产发展,下面为您介绍介绍山药炭疽病发病的植株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炭疽病主要为害山药叶片和茎。叶片染病病斑圆形至椭圆形,中间灰白色至暗灰色,边缘深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显,后期病部两面生出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茎部染病初生梭状不规则斑,中间灰白色、四周黑色,严重的上、下病斑融合成片,致全株变黑而干枯,病部长满黑色小粒点。
山药炭疽病叶片症状
1、病原菌。山药炭疽病原菌为围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态为称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部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6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不断扩大蔓延,一直延续到收获。气温25—30℃,相对湿度80%易发病。天气温暖多湿或雾大露重有利发病,偏施过施氮或植地郁蔽、通风透光不良会使病害加重。
山药炭疽病植株症状
1、优选良种。选用早白薯、鹤颈薯、黎洞薯、红肉薯等耐涝品种,可减轻发病。
2、农业防治。常发地或重病地避免连作,注意加强水肥管理。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做到高畦深沟,清污排渍,改善植地通透性。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灭病威)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一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