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是典型的叶菜类蔬菜,茎和叶是主要食用部位,因此芹菜在生长过程中对氮的需求量最大,氮能促进茎叶的生长,土壤中氮不足会导致芹菜植株矮小、细弱,叶片呈黄绿色,可以说氮肥对芹菜的生长影响最大。
注意:芹菜虽然喜好氮肥,但是却非常忌讳“尿素”,尿素容易导致芹菜的茎杆纤维素增多、植株老化,会严重降低芹菜的口感(吃起来有苦味),氮肥宜选用碳酸氢铵。
除了氮元素外,芹菜的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元素主要有大量元素磷、钾,以及中量元素钙和微量元素硼。磷能促进芹菜根系的发育,能参与糖和淀粉的利用,有利于提高芹菜的品质;钾能促进芹菜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钾充足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可以有效地改善芹菜的口感。
芹菜植株缺钙的情况下,不仅免疫力降低,植株容易患病害,而且芹菜的茎部容易产生裂纹,会降低芹菜的商品性,缺钙的叶子会变得薄而小,抗寒、抗旱能力会大大降低。硼是一种微量元素,芹菜生长需求量小,但是却必不可少,芹菜植株缺硼时,会导致茎部“木栓化”,芹菜的纤维素会变多,会严重降低芹菜的口感。
农家肥营养全面、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有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用农家肥种出来的蔬菜肯定比只用化肥种出来的蔬菜口感好,因此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
芹菜在定植前,我们可以结合整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公斤,三元复合肥40公斤作基肥,对于缺硼的地块每亩再增施0.5公斤硼肥。
补充:芹菜种子不易发芽,播种时我们可以用清水浸泡12小时,然后用湿纱布包裹起来放在15~20℃的地方进行催芽,期间保持纱布湿润,待3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如果是大规模种植,我们可以用10mg/L的赤霉素进行浸种,浸泡8小时后再进行催芽,可以大大提高芹菜种子的出芽率。当幼苗长到5片真叶左右时,即可移栽定植。
芹菜定植10天后,植株开始快速生长,我们可以每亩追施1000公斤稀粪水或者碳酸氢铵15公斤,可以起到提苗的作用。
如果基肥中没有施硼肥,那么可以用浓度为0.2%的硼砂(每亩用60克硼砂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连续喷1~2次,有利于提高品质。
芹菜定植30天后芹菜的生长速度达到旺盛期,我们可以每亩再随水冲施碳酸氢铵15公斤,并给芹菜植株喷0.3%磷酸二氢钾(稀释300倍),磷酸氢二钾既给植株补充磷,又补充钾,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
磷酸二氢钾我们可以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可以显著地提高芹菜的产量。一般,芹菜定植后60天即可收获。
芹菜喜欢冷凉的气候,茎叶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0℃,温度高于22℃则生长不良、品质低劣,能耐零下10℃的低温,因此最适宜种植芹菜的季节为秋季。高温季节不宜种植芹菜,在光线强的情况下应进行适当遮阴。
芹菜是浅根系蔬菜,其叶片蒸发量又大,因此芹菜宜种植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或者黏壤土上。在芹菜的整个生长期宜保持土壤湿润,可以每隔3天浇一次水。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