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杜鹃缺铁性黄化病防治方法

2025-03-09 06:22 作者:李先生  

杜鹃叶片发黄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杜鹃的叶片发黄有水黄、肥黄等多种因素,但最常见的是缺铁性黄化病,也有人将其称为杜鹃的失绿病、缺素病等。南花北养的许多品种都易产生这种病态。

杜鹃缺铁性黄化病多发生在嫩梢新叶上。发病初期新叶叶肉褪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从而形成了绿色网纹状的叶片。随着病情的加重,黄化程度加剧,除较大的叶脉外,全叶变为黄白色,严重时,由叶尖、叶缘向内发生枯焦,以致叶片早落。

造成杜鹃缺铁性黄化病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缺少必需的铁元素。铁元素缺少,叶绿素不能合成,因而植株发黄。在石灰碱性土壤中,能被利用的可溶性二价铁,被转化为不溶性的三价铁盐,使根部不能吸收。北方地区土壤一般为石灰质碱性土壤,pH值为7.5~8.5,用这种土壤栽培杜鹃,势必造成杜鹃缺铁性黄化病。而且北方水质也多偏碱性,所以即使用酸性土壤栽培,过一段时间后也会造成杜鹃失绿黄化。

另外,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根系发育受影响也会造成吸收障碍,影响铁元素吸收。

杜鹃缺铁性黄化病的防治措施:

一是:应将杜鹃栽植在疏松肥活的酸性土壤中(pH值4.5~6.0),并注意定期补充铁元素,即用0.2~0.3%的硫酸亚铁做叶面效果。

矾肥水的配制方法:黑矾(硫酸亚铁)2.5~3公斤、油粕或豆饼5~7.5公斤、粪肥10~15公斤,加水200~250公斤,约经1个月的腐熟即可使用;使用时需再稀释1倍。也可用1份黑矾、5份饼肥或蹄片、100份水配制。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萝卜病害有哪些? 下一篇:洋葱枯萎病的防治要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