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分蘖怎么回事,玉米分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017-01-29 02:33 作者:李先生  

玉米分蘖怎么回事?有很多玉米长着长着就出现分蘖的情况,这样可能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那么玉米分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玉米分蘖怎么回事,玉米分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玉米分蘖发生的时间和部位

1、分蘖时间:

玉米分蘖早可能发生在发芽出苗期;在穗花期以后发生的分蘖一般不会对产量造成太大影响,可不必防治。大多数情况下玉米分蘖发生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左右,正是玉米对水肥敏感的生长时期,所以对玉米以后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十分不利。

2、分蘖部位:

玉米分蘖一般发生在根茎部,也就是临界土面或土面略下部的地方,中耕培土对这一部位的分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病害而导致的分蘖或分枝表现为全株性症状,即在大部分节上都长出分蘖,个别还表现整株矮化和分蘖丛生现象。因病害而致的分蘖只能通过预防病害而加以防治。

二、玉米分蘖现象发生的原因

1.品种特性

玉米分蘖是禾谷类作物的固有特性之一,不同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分蘖特性。比如先玉335玉米杂交种在我县种植时,就表现出较强的分蘖性,一般分蘖达1~3个,而郑单958、浚单20等品种,在正常情况下不分蘖。

2.干旱影响

玉米生长期严重干旱,造成主茎上部生长发育障碍,往往就会出现分蘖现象。

3.群体密度的影响

群体密度过小,容易发生分蘖现象,这在分蘖性强的品种栽培上,表现为明显。分蘖性不强的品种在密度太小时,也会出现分蘖。所以合理的群体密度有利于控制分蘖的发生。

4.病害的影响

玉米遭受某些病害时,也会发生分蘖现象。如遭到霜霉病的为害时,玉米地上部茎节上长出许多不孕侧枝,主茎高大,茎杆较细易于倒状,完全没有经济产量。玉米霜霉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生长期间遭受低温阴雨,或玉米地发生涝害,以及田间郁闭、日照不足、通风不畅等综合条件所致。

5.养分不平衡导致分蘖发生

玉米分蘖现象以前虽偶有发现,但对生产并未造成影响,近几年以来,这一问题已明显对当地玉米生产造成了影响。据对有些地块施肥情况和土地肥力的了解,发现这些地块多因交通不便,多年不施或少施农家肥。当地农户一般也不施底肥,只以尿素等单一的氮素化肥作为追肥施用。追肥期一般在苗期中后期至大喇叭口期间。这种施肥方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土壤的综合肥力,而且在玉米生长苗期的中期,形成养分“断档”。可以推断,玉米幼苗期“三素”供给不平衡,氮素缺乏,是这些地块的共同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断定,养分不平衡也是造成这些地块玉米苗期分蘖的原因之一。

三、玉米分蘖的防治

1.品种选择

通过试验种植或比较,选择分蘖性弱或不分蘖的品种。

2.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如株高、叶片夹角大小等,确定合理的群体密度。防止因密度太高造成田间郁闭或因过度稀落导致分蘖发生。一个品种合理的株行距,只能通过试验比较,才能确定。

3.结合中耕培土人工除去

玉米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产生的分蘖,只能结合中耕利用人工除去。方法是先拔除分蘖,然后进行中耕培土。一般在苗期结合中耕进行高培土可有效抑制分蘖。

4.改善田间灌排水条件

防止霜霉病等病害发生。种植玉米需注意避开严重遮阴地块或洼地死角,改一般种植为大小行种植,保持合理株行距,确定合理行向,可有效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状况,预防病害及分蘖发生。

5.科学施肥

不仅要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和看苗追肥,而且还要注重施肥对土壤肥力的整体影响和长期改良提高,增加土壤对固态养分、水分、气体的调节及供给能力,以增加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减轻因肥分不平衡引起的分蘖现象的发生。在这一点上应当首推重施农家肥,把施放农家肥作为施用化学肥料及其更好地发挥肥效的基础。在此前提下,按作物需肥特性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用化肥,在苗期应当提前增施追肥,追肥种类以磷酸二氨和尿素为主。

以上就是有关玉米分蘖怎么回事,玉米分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的全部信息了,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豆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大豆病害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下一篇:黄豆什么时候收获?黄豆收获技术及收获注意事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