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5 15:47 作者:李先生
审定编号:辽审玉[2002]159号
品种来源:1997年以自选系丹717为母本,丹598为父本组配而成。丹717是以丹黄17×丹黄19为基础材料,经过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丹598是以OH43Ht3为母本与丹340为父本杂交配成基础材料,再以自交1代为母本与丹黄02杂交,后代与丹黄11杂交,连续杂交3代后,再与丹黄18杂交,并回交1次后再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春播出苗至成熟128天,夏播出苗至成熟98天,属晚熟品种。株高273.0厘米,穗位108.0厘米,穗长20.2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红色。籽粒浅紫色、马齿型,百粒重36.1克。人工接种抗病(虫)害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抗青枯病。籽粒容重723.7克/升,粗蛋白含量10.11%,粗脂肪含量4.2%,粗淀粉含量72.17%,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01~2002年辽宁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700.5公斤,比对照种增产4.6%;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766.5公斤,比对照种品种增产11.6%。一般公顷产量8250.0公斤。
栽培要点:公顷保苗春播4.50万株,夏播5.25万株,宜比空或清种。施足底肥和种肥,一般公顷追肥尿素375公斤。注意及时防治玉米螟。
适应区域:辽宁省玉米晚熟区。
选育单位:辽宁省丹东市农业科学院
郑重声明:谢绝转载,否则本人将对侵权的单位或个人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