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7 18:44 作者:李先生
春天到了,又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田间病虫草害高发的季节。面对田间病虫草害,大多数人选择使用农药应对。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春季喷施农药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用什么样的水化药?
温和水质都会影响药效。尽量用接近常温的地表水。有的地方井水往往含钙、镁较多,水质偏硬,井水温度往往和空气温度相差较大,尤其是夏天。因此耕种帮建议夏季用水化药时,尽量用河水或池塘里的水,但要注意过滤掉水中的杂质。或先把井水抽上来后在阳光下或比较暖和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再使用。
第二、怎样兑药更科学?
当今的很多农药,含量高用量少,一次性兑水化药往往很难把握住其稀释倍数和剂量,所以先用少量水将药剂按次序一一兑进并分别搅拌化成母液后再兑够水量化匀使用。
第三、药剂种类是不是越多越好?
不好!原则上,杀菌剂、杀虫剂和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不要超过三种。同时注意,不同药剂混用不一定都能增效,有时反而减效,甚至导致药害,所以对不太熟悉的药剂使用前先试验一下或咨询技术人员。
第四、什么时间喷药安全又高效?
两个原则,一是利于药剂的分布和吸收,二是喷药当天利于药液很快在植物体表面上干涸并形成药膜。大多数害虫、病菌和杂草的生长活动适宜温度在摄氏25~30度范围内,庄稼也生长得舒适。所以,多数情况下,农药的使用时间在气温20~30℃范围内的时间段喷洒较好。春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上午10点之前或下午4点以后。部分害虫如盲椿象、地老虎、棉铃虫等有夜出为害的习性,所以其喷药时间在黄昏,白粉虱在早晨露水较多的时候喷药防治效果更高。冬季中应该在中午前后,阴天不宜喷药。
第五、是不是喷的越仔细药效就会越好?
不是。在保证喷出的药液雾化前提下,以喷湿作物叶面或果面,药液尚未流淌为。反复喷洒同一个部位,当药液达到一定量时反而会流淌,降低药效。同时,喷头要和植物体保持一定距离,不要把喷头紧贴在叶片上喷洒,一般老式背负式喷雾器需要30公分,大型机动喷雾机需要60~100公分的距离。
第六、减少每亩用水量,提高每桶喷雾器的药剂用量,是不是工效高,药效好不好?
我国常用的喷雾器械,大多属于常规喷雾器械,喷出的雾滴较大,覆盖作物的比例小,药效较差。如果随意增加药剂使用浓度,减少单位面积用水量,不但会降低药效,甚至会造成药害,污染土壤。这是得不偿失的急功近利式的错误操作方法。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春季喷施农药技巧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种植的作物都能远离病虫草害,茁壮成长。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