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斑病病因:
菊池链格孢
症状描述:
梨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及新梢。病叶上开始时产生针头大、圆形、黑色的斑点,后斑点逐渐扩大成近网形或不规则形,中心灰白色,边缘黑褐色,有时微现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遍生黑霉。叶片上长出多数病斑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形的大病斑,叶片成为畸形,引起早期落叶。初在幼果面上产生一个至数个黑色圆形针头大斑点,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略凹陷,表面遍生黑霉。果实长大时,果面发生龟裂,裂隙可深达果心,在裂缝内也会产生很多黑霉,病果往往早落。叶柄及新梢上病斑黑色,椭圆形,凹陷,病健分界处常产生裂缝,有时呈疮痂状,遇风易折断。防治方法
可于梨树发芽前喷药保护,于3月上、中旬,喷1次0.3%~0.5%五氯酚钠加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65%五氯酚钠100~200倍液,以消灭枝干上越冬的病菌。在果树生长期,喷药次数要多一些,南方一般在落花后至梅雨期结束前,即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都要喷药保护。喷药间隔期为10天左右,共喷药7~8次。为了保护果实,套袋前必须喷1次药,喷后立即套袋。开花前和开花后,结合防治梨树锈病,各喷1次1∶2∶200~1∶2∶240波尔多液或3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达70%时喷50%乙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2天以后喷波尔多液(1∶2∶250)以后两种药剂交替使用,12天喷1次,效果好;或从5月中下旬开始,喷波尔多液1~2次,间隔20天左右,也可用50%代森铵水剂100倍液,或33.5%必绿二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多氧霉素1000~1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药剂交替使用。药剂浸果,对采收后仍可发病的果实,采收后用内吸性杀菌剂处理果实,可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浸果10分钟。低温贮藏:采用低温贮藏(0~5℃),可以抑制黑斑病的发展。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